卡塔夫上面還有一位主官,是一位純樺國人,主要負責Y國區傭兵團的安保業務和財政大權。

這位主官聽說熊大龍個人出資僱傭兵保衛Y國華裔的安全時,感動同時也很好奇。

他查閱了一番資料後,便把這個事情向狼牙傭兵團總部做了報備。

狼牙傭兵團總部的幾個首領是來自龍牙傭兵團,手中掌握的資訊自然比下面的那些分團長要多。

根據上面下達的指令,狼牙傭兵團在危亂地區,必須優先保護好這些真正的愛國僑民。

熊大龍正是其中之一。

他出生在Y國,兼有荷蘭、Y國血統,出生後被遺棄於孤兒院。

當他快兩歲的時候,一對旅居Y國的梅縣籍僑胞熊氏夫婦收養了他。

熊大龍懷著無比熱烈的報恩之心,以自己的膽識和毅力創出了一番事業,崛起於Y國工商界。

進而建立起遍佈全世界的熊氏企業王國,成為飲譽國際社會的著名愛國僑領。

大龍先生事業有成後,雖身居海外卻心繫父邦,頻頻彰顯其百分之百樺國心的愛國愛鄉情結,熱心祖國和家鄉的公益事業。

熊大龍還有四個姐姐,而其中三位都是父母收養的Y國孤兒。

夫妻倆平時在Y國首都A加達以賣麵點為生,生活並不富裕。

不過母親對這位養子疼愛有加,從沒有虧待過他。

家裡面的母雞隻要一下蛋,她總會先想起自己的小兒子。

熊氏夫婦並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們像其他客家人一樣,樂善好施,吃苦耐勞。

平時也愛唱客家山歌、童謠給孩子們聽。

夫妻二人還會背《增廣賢文》,樺國人的處世之道,孝義思想,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熊大龍的血液裡。

客家文化就這樣悄悄地紮在熊大龍的心底,並深深地影響了他今後的人生……

隨著時間的流逝,事態一步步開始趨於緊張。

受不了壓抑的華裔富豪們都紛紛開始收拾家當,帶著家人一起乘航班去了新加坡或者港島。

熊大龍這位沒有任何華裔血統的樺國客家人卻留了下來。

上一次的種族屠殺,他記憶猶新,大概有50多萬華裔慘死。

那場景堪稱地獄,慘絕人寰。

盧安達慘劇才剛結束不久,Y國難道又想擺一出?

他要親自同卡塔夫一起面對這一次的種族衝突。

卡塔夫手底下有20個武裝戰鬥中隊,每個中隊由120個傭兵組成,每12個傭兵組成一小隊。

(不包括安保隊員和其他非戰鬥人員)

這2400當中,有一半是東南亞的各個國家退役計程車官組成。

還有一半來自於金三角周邊的幾個國家。

他們都是去年毒梟武裝被繳械後所遺留下來的人員。

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教育和勞動改造,這些人洗心革面,重新煥發新生。

這些人長期在深山老林中戰鬥,經驗無比豐富,再加上一年的特種訓練,戰鬥力成倍提升。

像這類的低烈度規模衝突,狼牙傭兵團收取的佣金不超過40%,剩餘的都歸分給傭兵團成員。

每個傭兵小隊能獲取多少,就看他們自己的戰績了。

作為戰場指揮官的塔夫能夠從中獨享5%收益,但前提條件就是不能有超過1%的兵員損失……

2月16日,為了能夠轉移大家的注意力,Y國政府的一些內部人員策劃了一系列殺害學生以及華裔的陰謀,意在挑撥種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