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產業,在此之後又被當地註冊的狼牙傭兵團接手後,繼續正常經營。

像這種類似的經商模式,以後都會成為姜餘產業中一個常態。

凡事在經商環境惡劣的國度,姜餘旗下的產業都會先由當地成立的狼牙傭兵團接手,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印尼狼牙傭兵團的戰務首領是一位老毛子,名字叫卡塔夫。

前蘇聯垮臺前,他就是一位陸軍中校。

前蘇聯垮臺後,他拿到了五美元的退役補貼。

俄羅斯成立後,他又成了一位陸軍上校,每天啃著樺國送過來的泡麵和土豆得過且過。

車臣戰爭中,因為戰局不利又被就地免職。

這位老兄感覺非常冤,上面不給足量的糧響,就讓他們餓著肚子去打仗,怎麼可能打得贏嘛?

有沒有士氣先不說,士兵上戰場之前都會考慮有沒有足夠的撫卹金留給家中的父母。

若沒有,那他們還打個屁啊!

現在又不是衛國戰爭,萬一在戰場有個傷殘,甚至死亡,家中年邁父母和妻兒誰來養?

身為上校的卡塔夫,雖然很愛國,但也對寡頭控制的俄羅斯失望至極。

他一個月的工資,甚至連一天的伙食費都不能滿足(貨幣貶值、通貨膨脹)。

試想,跟他相差N多檔次的底層士兵又是怎樣的心態?

在家待業的他,聽老朋友介紹,就滿懷期待的來參加僱傭軍。

結果,第一梯隊已經人滿為患,他只能選擇第二梯隊的狼牙傭兵團。

當然,第一梯隊的龍牙傭兵團就算是沒有招滿,也不會僱傭他。

箇中緣由,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卡塔夫被分配到印尼狼牙傭兵團的戰務部,每月有1500美元的基本工資,戰時視戰功額外給獎勵。

這個薪資若放在龍牙傭兵團,連最末尾的傭兵都不帶正眼瞧的。

但這對一貧如洗的卡塔夫來說就絕對是一筆鉅款。

每個月底,他都會把這大部分錢匯給家裡。

就這些錢,他家人在聖彼得堡就過的非常殷實,令無數人羨慕…

2月10日,除夕。

卡塔夫在辦公室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熊德龍。

熊德龍先是做了一番自我介紹,然後才把他此行的目的簡單說了出來。

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懸賞擊殺暴徒,保護弱小的印尼華裔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