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有機材料在2000攝氏度的高溫下,純碳也不過能耐受3850攝氏度的高溫,

“星巖”超越了科學界的認知。

至少,這種材料在大炎星還未曾發現過。

帶著巨大的疑問,郭叔將“星巖”帶到高分子化學實驗室進細詳細的研究。

首先,要搞清楚“星巖”加熱前後分子結構的變化。

奇怪的是“星巖”的導熱性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與天然橡膠相當。

只不過,裡面的包括X元素組成的有機物質能夠根據周圍的環境溫度自動的調整分子結構,以此來阻擋熱量的傳導。

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他發現“星巖”的表面因為受熱發生了輕微的變形,出現了一些網狀分佈的小孔,小孔直徑只有23微米。

“星巖”不僅具有超凡的反射熱量的能力,這些小孔也會進一步阻斷熱量的傳導。

與“星巖”最為相似的是用於建築中保護鋼樑的起泡防火漆。

這種油漆僅僅是隔絕熱量而非反射熱量。

在超過1000攝氏度以後,油漆會徹底罷工,甚至釋放出有毒的氣體。

而反觀“星巖”,在各種試驗\\中都幾乎不產生氣體,還可以有效的保護被包括的物體。

實際上,“星巖”就是一種“智慧”超級防護材料。

除此之外,“星巖”的Q值(熱量吸收率)高達2470,而用在太空梭上的隔熱瓦的Q值僅為1。

&nm薄薄的一層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隔熱瓦起碼也得85mm厚。

理論上,“星巖”的絕熱能力是隔熱瓦的2470×85倍!

最重要的是,“星光”是一種高分子礦物複合材料。

它可以被製成糊狀塗抹在任意物體上,也可以製成任意形狀的固體。

直到現在,也或許將來,都沒沒有一種能媲美“星巖”的材料出現,而它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21世紀人類最想得到的罕見材料。

它在軍工領域,可控核聚變,以及所謂的“戴森球”等超級工程方面都可以發揮出難以想象的作用。

當然,這樣的材料如果落在姜餘手中,至於是不是地外科技,那已經無關緊要了。

接下來的時間,姜餘把這首材料交給了郭氏叔侄倆,讓他們繼續後續的研究。

至於星巖的配方,姜餘沒有打算現在拿出來。

這實在是太驚世駭俗了!

星巖裡面包含了21種有機分子材料和“X元素”,其中的“X元素”現在只有姜餘還有些許存貨。

而星巖的製作方法他卻從沒透露給任何人,也只記在自己腦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