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龍捲風”絕對是一個“意外”,誰也沒想過會這樣出現。

在普魯士賓士的汽車博物館中就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龍捲風,而且可以持續不斷的生成。

原因是這個博物館剛建成時,在安全消防檢查時,發現沒有達到要求,而當時考慮到種種因素,博物館方不可能再去返工。

在不破壞原有設計的情況下,就來了這樣一個奇思妙想,在大廳頂部安裝上大功率抽風系統。

這樣當火災發生的時候,致命的濃煙就能迅速的被抽出去,這也就能夠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

據說可以在火災發生時能瞬間抽空28噸氣體,火災時產生的濃煙也就不擔心了。

因為上面又設定了煙霧裝置和射燈,這個抽風系統瞬間被烘托成了一個巨型的龍捲風。

不過,那龍捲風也就30多米高而已,而且還是在室內意外生成的,不具代表性。

一陣說說笑笑後,雷達兵又報告說,龍捲風等級又提高了,達到了ef4級。

這時候的風速在267322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一輛汽車刮飛,把一幢牢固的房屋夷為平地,樹木被刮到幾百米高空。

再加上沙塵暴,那破壞力絕對驚人無比,好在,羅布泊本就是一座杳無人煙的沙漠,無需擔心。

“要不,再找兩個地方測試一下?”姜餘主動建議道。

現在就這地方只測試了一次,實驗依據太少,說服力不足,說不定就是巧合呢。

“我贊同,可以找一兩個地方再試一下。”

“沒錯,我也贊同。”

眾大佬達成一致,姜餘也不再客氣,直接開始坐鎮指揮。

“02,02,保持原高度,飛臨倭島上空,分別朝東京灣口和倭海試射一枚鎢棒。”

“01,01,02明白,保證完成任務。”

那邊的氣候、風向和羅布泊完全不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作為測試點很適合。

發射很順利,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龍捲風的氣旋雲形成。

果然,不到十分鐘,兩道ef1級的龍捲風分別在倭島西北和南部的海域中形成。

眾所周知,廣闊的海平面上的風力和水汽遠遠高於內陸地區,海水和空氣中的溫差也很大,90%的颱風形成皆與此有關。

所以,鎢棒射出去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生成了ef1級龍捲風。

這還不算誇張,姜餘估計一刻鐘之內,這兩股龍捲風就可以升級為最高等級——ef5級。

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鎢棒發射出去後,在對流層和海平面之間停留的時間絕不超過一秒。

在這不到一秒的時間內,自上而下形成的旋轉氣流很均勻,龍捲風內部的能量達到最大化,再加上外部環境因素的加持,比無水沙漠中快不止一個層級。

眾大佬們坐在一旁要麼抽菸聊天,要麼喝茶靜等,他們也很想知道這“人造龍捲風”究竟能達到什麼樣的威力?

(說實話,看這書的人真不多,可能是前面開頭沒寫好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