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真•空天航母(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蓄能電池也是需要佔用空間的,飛機如果夠大自然不需要擔心,但造飛機也要考慮到結構性和價效比等問題。
如果是單純實驗,自然無所謂,把剩餘的空間填滿電池,但那就沒多大意義了。
這個蓄能電池是空氣電池,只能往大的方向造,越小越雞肋。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指著的那個圓盤,就是反重力引擎,它透過高速旋轉產生反重力場。
但這需要大量電能源去維持運轉,百萬度電最多隻能堅持半個小時。
起飛和降落各用一次,夠了!
““朱雀號”如果進入同溫層後,基本就不需要它了,就算是進入上千公里高的太空也將輕而易舉。”
“它裝備了2具最高涵道比的風神一號渦扇發動機和2具低涵道比的風神三號渦扇噴火發動機……”
“……”
朱雀號的機身是邊條翼外加後掠翼,其本質就是一體化連線的,大大降低了飛行時的噪音和抖動。
它機身兩側的風神一號渦扇發動機,採用了隱藏式設計,跟“鯤3”如出一轍。
“朱雀號”還採用機尾雙發向量渦噴設計,進氣道隱藏在飛機脊背上,呈現一個斜插口袋型。
飛機起飛時,強大空氣透過這個進氣口道時,對機尾產生下壓的重力,讓機頭快速抬升。
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這款飛機減少對機場跑道的要求,同時也降低了飛行中的噪音。
飛機尾部是兩個短小的v型垂尾,代替了傳統的分離垂尾和平尾,這在大飛機中不常見。
為了繼續降低機內噪音,機體內裝有特殊的降噪系統和隔音奈米陶瓷塗層和降噪纖維。
發動機尾部噴口還特別設定了一個盒型的排氣口,方便冷熱空氣混合。
這樣的設計,使高速氣流進行遮擋和減速,也算是降低噪音的一個特殊竅門。
“按照正常推算,“朱雀號”的最大載重比安225多了整整650噸,達到了驚人的1290噸。”
“但實際上,它也只能多350噸而已,最大起飛重量990噸。”
“刨去自身重量,他理論上可以載重780噸貨物起飛。”
“當然,試飛後肯定會有些誤差出現,實際載重量只少不多。”
可能是出於感情的問題,維克托·科瓦爾斯基總喜歡把新造的飛機拿安225來做比較。
不過,這樣一比較,顯然會更直觀一些。
“朱雀號”的機身長度185米,又翼展開有124米,機身高度19.8米,最大寬度19.6米。
幾人又一同來到駕駛艙。
飛行駕駛員艙內的雙層擋風玻璃都被塗上金碳纖維膜,可以抵禦住飛鳥和子彈的高速衝擊。
(詳情請參考第49章節)
駕駛艙有點類似於未來的宇宙飛船,到處都是顯示器,很少有操作按鈕和控制開關。
“考慮到高速飛行時,一般的操作都沒什麼大用,我們就簡化了人工操機裝置,大量使用自動化的無人操作電子裝置……”
““朱雀號”的塊頭太大了,對起降機場的要求很嚴格,所以我們也正考慮使用專用機場……”
“按照我們的設想,今後的專用機場將會設立一個與之匹配的電子導航系統,可以輔助“朱雀號”的機載起降系統進行起降工作。”
因為機體實在過於龐大,一般的大型機場確實無法容納“朱雀號”這種巨無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