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國空軍這一次全面出擊,肯定損失慘重。

但有了他們的牽制,龍牙傭兵團就有了更多的換裝時間。

這一次空戰模式,曾偉選擇的是超視距空戰。

就是在100到150公里範圍內,發射霹靂15超視距導彈進行遠端壓制和摧毀。

霹靂15經過多次測試,在200公里左右有80%以上的命中率。

為了繼續提高命中率,曾偉故意縮短了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對敵。

之所以這麼有信心,主要還是靠“天眼”的無源被動式雷達和本機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聯合引導、追蹤。

僅僅依靠這種戰術,龍牙傭兵團就可以無損幹掉多國聯合空軍。

但現在的問題是,曾偉手下的兵力太少,無法短時間內做到全殲。

按照最佳時間計算,那至少也要兩個來回才能把這些飛機幹掉。

至少要有40分鐘的迴旋餘地。

塞國空軍如果夠給力,纏上聯合空軍並且拖延十多分鐘的話,曾偉全殲的目的就能夠達成。

卡巴扎耶夫中將在得知有塞國援軍後,立馬改變了作戰方案。

“我命令,一中隊,二中隊的前軍主力全面後撤至貝爾格萊德和東部空軍基地上空……”

“全部隱身戰術小隊聽令,你們要伺機幹掉敵後方的電子干擾機和預警偵察機。”

“完成任務後,你們可以自由發動進攻。”

在沒有超強雷達的幫助下,多國聯盟空軍只能用肉眼才能發現狼牙傭兵團的隱身戰機。

如果聯盟空軍的電子干擾機和預警偵察機都被幹掉的話,那麼他們的悲劇就無法避免了。

因為直到現在為止,聯盟空軍的作戰和指引都是依靠衛星和預警機來完成的。

聯盟空軍為了保證不被敵方發現和誤傷友軍,甚至連機載雷達都未開啟。

這是一個機會!

如果“天眼”在關鍵的一刻對敵方機群釋放強電子干擾,遮蔽北約衛星訊號接收。

那麼,在短時間內,聯盟空軍就是一群亂飛的無頭蒼蠅……

這一次的空戰,北約儘管投入了傳統意義上的空軍和海軍力量,但決定性的因素仍舊是各種衛星組成空間系統。

在這些基礎上組建起來了一系列偵察攻擊作戰系統,利用各種高精度武器實施一場無接觸的超遠端空中打擊。

簡單的來說就是,由衛星等空間系統來當作所有武器的“眼睛“,對導彈、精確制導炸彈提供精確指引。

而戰機、戰艦本身的雷達和火控系統則一般不發揮作用,只是作為武器的載體而己……

回到貝爾格萊德上空。

龍牙傭兵團戰機已經回撤到指定位置,並且開啟了所有導彈發射器的保險裝置,隨時準備按鍵發射……

聯盟空軍指揮部,克勞德·皮諾託上將和眾多參謀透過衛星雷達看到了龍牙傭兵團空軍的緊急回撤後,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但這些笑聲最後還是沒有堅持到十秒鐘,雷達訊號突然消失了。

克勞德·皮諾託上將大為惱火,趕緊吩咐電子機械師檢視原因。

五分鐘後,雷達螢幕恢復了以往的正常狀態。

眾人放下咖啡杯,有些漫不經心的走到電腦螢幕前。

克勞德·皮諾託上將探頭一看,感覺螢幕上的星星點點好像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