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想一想,無非就是鳳凰代替了麥道,還是一樣的三巨頭,市場格局還是沒變。

去年的航空航天會議上,波音、空客、鳳凰三大巨頭專門開了一個閉門會議。

在會議中,三巨頭主要討論了民用航空市場的競爭格局和利益分配。

說白了,三巨頭想要和平發展,就必須建立托拉斯。

按照綜合製造成本和科技含量來說,鳳凰遙遙領先。

按照市場影響力和公關手段來說,波音遙遙領先。

空客在科研技術和市場影響力方面先天不足,但它擁有一個龐大的區域市場。

為了“協調”三大巨頭共同發展,會議最後出臺了一個“航空市場競爭法”。

1.三大航空公司的相似機型,價錢要差不多一致,避免惡意競爭。

以長途洲際航班為例。

波音777的價錢要比傳奇—919要略低一級,但比空客A330要略高一級,價差不能低於1000萬美元。

傳奇—919的市場價比波音777貴了1500萬美元左右,但豪華性和經濟燃油性卻高出一大截。

空客A330的載客量不如前兩者,但它的價效比高出波音777。

這塊市場還是很大的,大量的波音747要退役,新興市場也需要這種洲際機型填補市場空缺。

2.三大巨頭共同開放各自的市場(有比例限制),並且共同制定准入標準。

以中短途的航空飛機為例。

在中短途航空市場方面,傳奇—909碾壓所有同類機型,無論是哪一方面。

像這種型別的飛機在歐洲市場可以秒殺空客320、波音737。

所以,在中短途航空市場這方面,三巨頭要把比例協調一下,不能無序競爭。

之前,在這塊領域上,波音基本上是壟斷的,達到了七成比例。

現在的比例則是,5:3:2

鳳凰佔三層,空客兩層。

波音看似是吃虧,其實賺的更多。

首先,大家不需要胡亂殺價了,且減少了公關成本。

其次,樺國和歐盟市場開放了,銷量不會比以前少。

空客也是如此,至少降低了市場競爭的難度。

否則,第一個淘汰出局的就是空客。

3.增加相互之間的技術交流。

這一條說了等於沒說,純粹做個樣子而已。

相互之間都是競爭對手,怎麼可能做那種傻事?

4.為了維持三巨頭的地位,利用准入標準,兼併三巨頭之外的航空製造公司。

意思其實很明確,也很簡單。

利用准入資格,讓其他的民用航空製造公司沒有生意可接,讓它們倒閉或被兼併。

提出這個意見的是波音,空客極力贊同,鳳凰不反對。

私人航空飛機業務,三巨頭都很眼紅。

波音其實也有是私人飛機業務,但業務量一直上不去。

鳳凰的私人飛機業務,就是改裝傳奇—919,價格昂貴,深受中東土豪們的歡迎。

而空客就是一砣屎,主營業務沒搞好,其他的業務又想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