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就急匆匆的跑了。

這白妃氣苦,但是也拿他沒辦法,只能恨恨的坐著生悶氣。

時間又到了三月份,雖然春寒還在,但是路上的積雪已經化掉。數千奴隸行走在泥濘的路上,拖著一車車的磚石。

這些磚石都是從小雷音寺廢墟運過來的,優先運輸的就是那些金燦燦的‘金磚’。

一車車金燦燦的金磚在太陽的照耀下閃爍金光。幾十個狐兵穿著嶄新的皮甲,拿著嶄新的武器,正人五人六的在吆喝著。

“大家加把勁,這是最後的金磚了,等到了縣裡。我給大家說情,讓大人們賞賜你們一頓餃子!”

這些鬼方國的奴隸一聽,立刻笑著說:“大人,我們想要吃麵條,餃子換麵條成不?”

這狐兵笑著說:“行,都好商量!只要東西到了,一切都好說!”

和這群奴隸貓了一個冬天,狐兵們和他們也有一些感情了。自然願意幫他們說話。

這些奴隸心中想著熱騰騰的麵條,腳步又快了不少。

和上一年的苦大仇深比起來,這些奴隸也認命了。當他們認命的時候,就發現這日子其實比在鬼方國的強。

這裡有飯吃,有衣穿,有床睡,病了有人看病,悶了有人(狐)聊天。除了沒有自由,沒有蛋蛋,一切都是好的。

這人只要被奴役慣了,一切就變得順理成章,一切都變得坦然若悟。

行走幾天之後,一車車的金磚終於運到了張家的宅邸(原來施家)。

張巍看著這些磚石,又看看那些正在砌塔基的匠人,心中盤算這塔要什麼時候建好。

砌塔的匠人都是從附近高價聘請的人,以前這裡佛道興盛,修建佛塔的匠人很多,這些年雖然佛道勢微,但是匠人們的手藝還是儲存下來。

佛塔砌好之後,張巍還需要刻畫法陣、符紋,將平平無奇的佛塔做成鎮魔塔。

張巍不差錢,這匠人們自然是三班倒的幹活,其實只要材料準備齊全,這活幹起來很快的。

到了夜晚時分,又有點點星光照明,加上火盆的光芒,也絲毫不影響工程的進度。

………………………………………………

天山山口外,一支鬼方國的隊伍來到了這裡,驚動了正在附近巡查的驛卒。

剛開始驛卒以為這些人是來搶掠的,但是走進了一看,這是一群婦孺組成的隊伍。

她們趕著骨瘦嶙峋的牛羊,帶著餓的皮包骨頭的孩童,當她們見到巡查的驛卒的時候,她們彷彿是看見了救星一樣,普通一聲全部跪下,喊道:“我們是來當奴隸的。”

過不下去了,真的過不下去了!

上一年部族中的青壯年都被抓走了,只剩下老弱婦孺在部落中。在經歷一個冬天後,老弱都死掉了,只剩下婦孺。

當雪化之後,草地上的青草還沒有長出來的時候,同樣損失慘重的其他部族人,則是打起了她們的主意。

今年的他們是不敢下來搶天門縣,但是他們敢搶這些失去青壯年的小部族。

這些婦孺哪裡爭得過那些大部族,被搶走最後的口糧,帶走最壯實的牛羊,就留下一些瘦牛病馬給她們。他們不帶走這些最後的瘦牛病馬,並不是他們還有最後的良心。而是他們怕這些瘦牛病馬傳染給他們的牛羊。

這些人實在是過不下去了,與其這樣死去,還不如去天門縣當奴隸,至少還能活著。

於是乎,她們帶著最後的財物,來到了天山山口,向著巡邏的驛卒投降了。

張巍也要這些婦孺,小孩子和女人也是能幹活的,只不過要將大人和小孩分開,小孩沒有定性,還是能歸化的,大人就不行了。

剛開始,只是三四十人的規模,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三五百的規模。到了四月份,長途跋涉的婦孺都來了,每天天門縣能接到數千的婦孺。

她們都是健壯的女人和孩子,不健康的已經死在了路上。她們除了營養不良,其他都沒有問題。

然後,她們就被分開,被各個農家購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