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北臨泰安府,東臨東海,南也臨東海。這裡是深水良港,駐紮著北方赫赫有名的青州水師。

和天門縣不同,青州地方小,人口多,除了北方有些山地,其他地方都是平原。話雖如此,但是這裡缺水,灌溉飲水都需要打井,人口雖多,但是農業相對不發達。

從唐廣府坐船,順著海岸而下,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十天左右就能到達青州港。相比於陸路,這速度慢很多。

那為什麼要坐船呢?因為張巍是青州水師大統領,自然是要體驗一下坐船的感覺。

青州水師的旗艦是一艘五桅帆船,高聳的桅杆帶動這艘長四十二丈的大船,船上有兵丁五百餘人,裝備有雷火宮的法器‘神火飛鴉?轟天雷’三十三杆,隨行的還有漕船一艘,水船一艘,鳥船十艘。漕船上放著後備糧食,水船上放著後備清水,鳥船是輕便的快船,平常綁在大船上一起行動。

這艘旗艦,就叫‘青州號’。名字簡單好記。

青州號的船長,是水軍校尉馮馬,是一個精壯的漢子,常年在海上生活,讓他的面板黝黑,性格堅毅。

此時張巍坐在船艙中,手中拿著一本《青州紀要》正在研讀。這是翰林院中對青州的調查、記錄書籍。在翰林院中,這種書籍不少,但是因為許可權問題,這種書籍大多是不能流傳出去的,只供給皇帝和大臣查閱。

只是這種東西,又有多少皇帝和大臣會查閱呢?

張巍仗著自己是三品翰林學士,直接將這書籍抄錄一份帶走。

想要治理好一個地方,就必須首先了解這個地方。和其他的官員不同,張巍是穿越於那個輝煌的時代,對經濟建設和地方建設那是耳濡目染。雖然自己不曾當過官,但是在網上和電視中,總能得到一些資訊。

當一個世界沒有神魔鬼怪的時候,發展全靠的是普通人。而當一個世界有神魔鬼怪的時候,發展就不僅僅靠著普通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是因為沒有修行!有了修行,那就是科技和修行是第一生產力!

天門縣能成功,那些牛馬妖精功不可沒。

但是青州不一樣,青州地處中原腹地,旁邊就是泰山,這裡的妖精彷彿是沙子裡的珍珠,那是幾乎沒有的。

青州人多,妖精只能生活在東海之中,是水妖。

天門縣地廣人稀,土地極其寬廣,合適發展大農業。但是青州不行,青州地域狹隘,土地成本極高,糧食自給自足都勉強,是很難發展棉花種植的。

如果照搬天門模式,那麼張巍會死得很慘。因地制宜,才是正理。

而現在張巍看的《青州紀要》就是要發掘這個地方的優勢。

青州有深水港,如果在穿越前的世界,這是發展大港口的好地方。但是在這裡,發展大港口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發展大港口用來幹嘛?一切的大港口背後,要不是有海量的進出口物資,就是重要的生產基地。港口本質上的物資流動的集散地,沒有物資,港口建立起來就是沒用的。

現在的青州港,就是一個軍港,駐紮著青州水師,是為軍事服務的。

那麼,青州能有什麼大前途呢?

有還是有的。

青州的旁邊有萊州,萊州產鐵礦。萊州的身邊又有一個登州,登州產煤礦。萊州鐵是大乾有名的,而登州煤雖然儲量大,但是品相不好,雜質多。

但是這些在張巍看來,這都不是事!不怕資源差,就怕沒資源!

既然不能大農業,那就進行大工業。花裡胡哨的不來,要來就來實幹的。

十天之後,青州號安全入港,來到了青州港。

青州港是一個軍港,有一小部分是民港。軍港中停泊著數艘軍艦,而民港中卻是一片小漁船。青州人口眾多,土地又貧瘠,很多人都會選擇靠海吃海,選擇當漁民。

從青州號下船,青州同知已經帶著數名官員、鄉紳、差役在港口等待。

青州同知叫張明晨,和張巍同姓。人到中年,在吏部的評語中,是一箇中規中矩的人。以至於當了二十年的青州同知,還不能升遷。

現在張巍的大名那可是滿大乾皆知,那全國性的公審,這青州百姓也是看在眼中的。張明晨看到張巍下船,也不得不感嘆張巍年少有為。

他立刻上前一步,對張巍作揖道:“下官青州同知張明晨,見過張巍張大人!”

其他的官員鄉紳也趕緊行禮,一同道:“見過張府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