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一脈的法壇就像是一個社團,每一個法壇相應獨立,也相互聯絡。不同的派別供奉不同的法壇。

在法壇中,他們供養祖先、先輩法師、還有就是猖兵。這猖兵也是陰兵。

如此的系統,當然有異於城隍系統。這梅山一脈,也是除了幾個正統的道門之外最強的修行一脈了。

主要是這梅山一脈雖然是道人打扮,但是信仰和行事都不是道門作風。道門要收集香火,然後供奉神仙祖師。

而梅山一脈不求長生,不走神道,也不需要香火。他們是直接供奉血食給法壇的眾祖先、先輩和猖兵的。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青桐道人和張巍逐漸熟識起來。

青桐道人擅長符水,他的符水叫梅山水術,和道人們的符水雖然類似,但實際上是兩碼事。

如此過了元宵節,張巍也要回天門縣履職了。

正月十六,張巍去接陳枝蕊,陳恭老爺子抱病不出,實際上是眼不見為淨。老岳父和女婿的矛盾就此有了!這估計不是幾頓大酒能解決的。

接上陳枝蕊,眾人坐上狐車,開始前往天門縣。

隨行的還有青桐道人和一群狗崽。青桐道人想要去天門縣看看,張巍自然是歡迎的。

在路上行了七八天,張巍他們就回到了天門縣。去的時候是多少人,回來的時候人更多。有一些金華府的客商也跟著一起過來看看。

他們不是來做生意的,沒有官府的行商准許,他們是走不了這條商路的。他們是來看看這裡的紡織機械的。

在張巍的強力推動下,天門縣的匠人們對紡織機的更新速度很快。這主要也是工坊主不留餘力的資助造成的。

天門縣棉花產量暴增,現在的機器保有量根本忙不過來,所以工坊主需要更多的人手,更好更有效率的機械!

在資本的推動下,工匠們殫精竭慮,研發出很多機器,雖然有些機器看起來很無厘頭,但是這也大大促進了紡織機的發展。

綿紡機改進一下就能用在蠶絲紡織機上的,這些金華府的商人是來引進裝置的。

低階的發展是商業互通,高階的發展,則是技術互通。商業上的互通,也只是錢滾錢的把戲,而技術上的互通,則是社會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這件事是張巍想要看到和努力促成的。技術才是第一發展力!

金華的商人們自然有人招呼,張巍則是將小狗仔帶到了田莊,開始發狗。

軟軟小小的家鄉土狗,總是能引起一絲鄉愁,但也總是能緩解一絲鄉愁。這裡的張家人抱著這些小奶狗,臉上的喜悅洋溢於表。

這些小狗,以後不僅僅他們的幫手,也是他們的家人,是他們緩解思念家鄉的夥伴。

同時,張巍也將梅山訓犬術傳給了大家。並開出兌換犬神丹的條件。

白送的東西總是讓人不珍惜,但是要代價去換的東西,就會讓人珍惜。張巍在張家人這裡,有他們自己一套的兌換清單。

兌換各種丹藥,兌換各種功法,兌換各種資源都是有數的。而這種兌換,則是靠他們的修為、勞動和功績來換。

跟著黃豆或者其他人出勤,是有功績獲得的。功績就能兌換這些。還有就是勞動和修為增長,這些是獎勵性的功績。

在一個集體中,最重要的就是歸屬感,然後是榮譽感。歸屬感是天生的,因為他們天生就張家人,是同名同姓的,有血緣關係的人。

而榮譽感,就需要獎勵和區別。如果同一個工作,大家不論做的好壞,得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那麼這份工作一定是一潭死水。大鍋飯是吃不得的。

做工作的時候,獎勵做得好的,就是榮譽的體現。但是不能懲罰壞的,因為這是剝削壞的去獎勵好的,這會引起團隊撕裂。

做得好,才有額外的獎勵,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最後就是標誌,一個好的標誌,就是凝聚力的體現。為什麼宗教、團體都需要一個稱號和標誌。

就是因為這是凝聚力的表現。有這麼一個東西,會讓一個團隊的凝聚力提升非常多。

現在張家的人,都以黃豆的形象作為標誌,這就是凝聚力。看到了這個標誌,就表示看到了組織!

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張巍一手提出,陳枝蕊一手操辦的。所以,陳枝蕊才會對張巍有如此大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