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調查,松葺道人將調整好的種子交給了張巍。

張巍就讓人將這些棉花種子種下去。

天門縣的人沒有種過棉花,他們一般都是種麥子。每年產出的麥子很多,除了自用就是用來交易。

既然如此,為何不種一些更加值錢的作物呢?

雖然對棉花一知半解,但是他們很信任張巍,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一部分土地用來種棉花。

待到棉花可以收穫後,張巍還會教他們紡線織布,這些事情中原很多婦女都會,但是這畢竟是天門縣,這裡不種植桑麻,這項技能很多人生疏了。

而棉籽還可以用來榨油,也能增加收入。

三月春耕忙,四月堆肥忙,五月除草忙,六月澆水忙,七月避暑忙!

化凍之後,農人就沒有不忙的一天。天門縣也是如此,張家連綿萬畝的田地中,數千人正在勞作。

這萬畝良田開墾出來,鬼方國的人正在田間勞動,令人稱奇的是,在田地中,有不少張家人化成四臂九尺的巨人正拉著犁頭正在翻田。而幾頭犍牛則是在一邊吃草。

要是外人看見,定是笑話這些人有牛不用,居然要自己拉犁。

但是隻有張家人知道,自己的力氣和耐力可比牛要大得多!經過張巍丹藥不停的供應,這裡的張家人基本上都修出四臂,力能生撕虎豹。他們拉犁,一方面是耕田,一方面也是鍛鍊自己的體魄。

這些人,四隻手臂,每隻手臂牽著一個排犁,就彷彿是人形拖拉機一樣,一走過去,就是一大片的土地被翻開。

張巍帶著小倩看到這一幕,不由得笑著搖搖頭。張大黑在一邊看著介紹說:“有一萬畝的地上種了麥子,還有一萬畝種了棉花。剩下的輪耕土地都種上了牧草養牛羊。”

張巍點了點頭,說:“我已經讓工匠打造紡織機,回頭你讓家裡的人試試,要是不好用,就提出意見。”

張家的人都是從金華府來的,那裡男耕女織是常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紡織。他們也是最支援種棉花的。

男耕女織嘛,現在男的耕,女的沒有織,心中有落差感。到時候棉花種出來,大家農閒的時候也有事情做。

這裡雪一下就是半年,讓這些江南的妹子都不知道農閒幹嘛。老是生孩子也沒那個精力啊。

張家莊倒是添了不少丁口,來到這裡的張家人原來都是一夫一妻的,但是……這裡實在沒事幹,很多張家男人都納妾。加上鬼方國的女子加進來,整個天門縣男人都在納妾。

張巍是鼓勵生產的。生娃有補貼,見娃就給!上一年,有個婦女生下三胞胎,這件事被張巍立碑表揚,還送了好幾顆小參骨丹給那媽媽補身體。

在丹藥的幫助下,人們的體質大大增強,生孩子的危險性大大降低,也讓很多人願意生。

這又不是養不起,天門縣地域廣大,現在又有了鬼方,這麼大的地方還養不活孩子?

新的天門村建立起來,受到鼓舞,董金瑞這次出發又帶上了很多人,差不多有數百人跟著他出發。

……………………………………………………………………………………

‘天地之間,自有平衡,萬物恒生,萬物恆長,萬物恆亡。’

荒涼的大地上,北風呼呼的吹,地上黃綠相交,綠色的植物斑駁,黃色的泥土裸露。

一個黑影人正站在這裡四下眺望。他的身邊,則是站著北海龍王敖吉。

“敖吉,這就是蝗神所在的地方?”黑影人問道。

“當然,這也是我問了不少人,才打聽到的地方,他必然住在這裡。”敖吉說道。

他的話說完,又想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大人,蝗神乃是上古魔神,自古就是獨來獨往,您能請得動他嗎?”

黑影人說道:“獨來獨往,並不表示他無慾無求。我相信,我還是有辦法說動他的。”

敖吉點點頭,不再言語。

兩人繼續在這片地方尋找,尋了沒有多久,兩人看見前方忽然落下一隻巨大的站立蝗蟲。

這蝗蟲看了一眼他們,說道:“兩位,你們來這裡有何貴幹?”

兩人看見他,黑影人就對他說:“可是蝗神使者?我有事拜見蝗神。”

這蝗蟲人擺了擺觸鬚說:“尊神不見外人。”

黑影人卻是從懷中取出一片葉子,說:“將這東西給蝗神,蝗神就會見我們了。對了,我叫姚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