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香火錢(第1/3頁)
章節報錯
四月十五,清微山山門大開,迎接四方香客。
所謂初一上香,十五還願。初一十五都是清微山最忙的時候。清微山的道人有道田和產業供養,不靠香客的捐贈也能過得很好。
但是天上的眾神卻是需要香火供養的。凡間的金銀珠寶對他們用處不大,他們也不用吃飯穿衣,唯一需要的就是人間的香火信仰。
別看老百姓只是上了一束香,但是這一束香中,包含了老百姓的願望、虔誠和精神。這些東西,才是神道的食糧。
百姓平常的香火祭拜,和朝廷每年的祭祀,這就是組成神道的基礎。
國家混亂,國家自然就沒有統一祭祀。百姓民不聊生,自然就沒有平時的祭拜。兩者缺其一,就會讓神道不穩。如果兩者都沒有,那神道就被凍結起來。
前朝末期,朝廷妖魔當道,民間民不聊生。神道得不到滋養,也是一片荒蕪。一些靠著齋醮生存的道派更是得不到一點庇佑,剩下的道派沒有眾神的庇佑,實力也是大損,甚至不如一些江湖武夫門派厲害。
那個時候,道派實力收縮,山門緊閉。野道就會活躍,有一些大派弟子看不得生靈塗炭,也會下山行俠仗義,但是那些都是個人行為,不代表集體。
今天的張巍,也被從煉丹房拉出來。
通光對他說:“門中的弟子,有一樣重要的職責就是煉化香火,讓它化成香火錢。你也是門中弟子,也要做這個事情。”
張巍則是說:“可是弟子不會。”
“這也簡單,就是香火和法力合練,按照銅錢的形式煉製出香火錢,我教你一遍就懂了。”
說完,通光手一招,一個小葫蘆出現在他手中。
他從葫蘆嘴裡倒出一些輕煙,然後運轉法力在手中,將那輕煙拿捏住。
輕煙在法力的拿捏下,變成一根棉絮一樣的東西。然後通光將它放在手中揉搓,口中唸唸有詞,然後手一壓,一枚扁扁的灰白色銅錢就出現了。
他說:“這就是香火錢,天庭和地府的通用錢幣,陰神天官可以用這錢增長法力,維持神體,幾乎可以說是萬能。以後你上天履職的時候,天庭也會發這種錢給你。”
這錢在陽間幾乎無用,但是卻是陰間和天庭的通用貨幣。但是天庭和陰間又沒有鑄幣權,鑄幣權在道人修士手中。
理論上,只要有法力就能製造這錢,但是另一個原材料香火卻不是那麼好收集的。香火是必需品,法力只是加工手段。這種錢幣是消耗品,就算民間製造的再多,也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而且民間製造得多,說明民間香火鼎盛,百姓安居樂業,才會有功夫去祭拜神仙。
張巍跟著師兄們去到大殿。其他師兄都友善的和他打招呼。
不多時,天色矇矇亮,第一批的上香人也到了。張巍不用去招待香客,他只需要在後面收集香火就行。
收集香火的是一個個小葫蘆,這種黃皮大肚的葫蘆,每一個只有巴掌大小,非常的袖珍,但是卻能容納一千人的香火。
這種葫蘆只需要擺在大殿各處,它們會自動收集香火。等到收集滿了,張巍就去更換就行。
清微派的香火非常鼎盛,平常這裡都是絡繹不絕的人,今天的人更是人山人海,上香的百姓人擠人,人靠人,手中拿著線香不斷的唸唸有詞,別人走一步,後面的人群才能走一步。
山下富貴人家的騾車牛車早就停滿了,不少弟子還要組織交通,不要讓車輛擋住人的道路。
山腳下的店鋪今天也是備足貨物,這一天就是賺半個月的錢啊。
僅僅是半個時辰,大殿內的三十六個葫蘆就裝滿了香火,如此一算,這就有三萬六千份香火。
事實上,雖然都是一炷香,但是每個人貢獻的香火數量是不同的。有的人只是一兩份,但是有的人卻是上百份。
張巍更換著葫蘆,這個時候,他忽然聽見一個聲音。
“張家哥哥!”
這個聲音宜嗔宜喜,讓張巍心中一跳。
他轉頭一看,卻是陳枝蕊雙目含笑的看著他。
張巍微微一笑,說道:“是陳家妹妹。”
這陳家妹妹,幾乎都是張巍對她的專稱。
今天的陳家妹妹換了一聲淡白色的長裙,髮髻也換成了垂雲髻。她略施粉黛,身上沒有穿金戴銀,就是這樸樸素素的樣子,卻也讓人眼前一亮。
她的身後跟著兩個健壯的婆子,幫她擋住了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