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嘗試了,然後表示自己做不到。”

網友議論紛紛,各個醫生、研究者、生物學愛好者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後也沒有得出統一的意見。

……

李司下水了三次。

重新從水裡爬出來時,抓著一條魚,丟進了竹筐內。

沒有找到金屬外接骨骼。

不會啊,昨天明明記得就在這附近。

糟糕!

李司一拍腦袋,恍然意識到一件事。海底的沉船之所以一直待在原地,是因為它太重了。

而金屬外接骨骼的重量,沒辦法保證它不被水浪衝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徹底是大海撈針,根本不可能找回來。

失去金屬外接骨骼,99號不如何心疼,他心疼的是失去電池,自己沒辦法充電了。

李司又一次跳入水中,摸了9分鐘,最後只摸了幾條魚出來。

第4次

第5次

……

抓來的魚倒是裝滿了筐,但是,並沒有找到金屬外接骨骼。

估計是徹底丟了。

沒有辦法,只能打道回府。

……

回到營地後,李司取出黑白機器人的殘骸。

只剩下一顆金屬腦袋以及搭載充電板的外殼。

李司拿著外殼研究了一會兒,因為自己幾次暴力拆卸,它的充電功能已經損失大半,因為是磁性材料,沒有什麼金屬,也不可能拿來鍊鐵。

完全是廢物。

李司把它丟到一旁。

然後又趕緊起來,怎麼可以說完全沒用,至少還有裝飾作用。

咔吧,咔吧……

李司將它拼在一起,很快,組裝成一具機器人手辦。

然後將它擱在營地的大門口。

99號滿意地點點頭。

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對美的品味。

重新返回木屋,取出那顆金屬腦袋。

兩隻空洞的眼睛望著99號。

金屬頭顱還是非常有用的,至少可以拿來打鐵。

李司將它舉在手中,找到通電埠,食指和拇指插了進去。

刺啦。

一道藍色電弧一閃而逝。

本來空洞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發出紅色的光芒,不停地閃爍。

掃描周圍環境

發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