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欲知後事如何(第2/3頁)
章節報錯
……
“那董卓惡賊面君不拜,劍履上殿……肯定有老鐵問了,啥叫劍履上殿……”
李司喝了一口酒,感覺漸入佳境,因為基礎評書能力,似乎一個字一個字主動冒出來。
“原來漢朝時,席地而坐,大家進屋時是要脫鞋的,面見皇帝不可以佩劍,萬一你意欲行刺怎麼辦?”
……
“如果大家都脫鞋,豈不是臭死了。”
“99號很會胡編亂造,不過這個設定很有意思,我喜歡。”
“也不知道他怎麼想到的。”
“太可怕了,99號連這樣的細節都可以想到,他的大腦是什麼做的。”
“能想到這種設定的人,絕對不一般。他腦海中的故事,也肯定相當完整。”
“是啊,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就像真實存在過一樣。”
……
“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這才有18路諸侯伐董。”
……
“人中赤兔,馬中呂布。”
……
故事越來越精彩,已經是漸入佳境。
有人驚歎一個個人物,有人讚歎細節的精密設定。
大家好像身臨其境,降生在那個大軍壓境,千軍萬馬的冷兵器時代,胸中一腔豪情不吐不快。
“好,簡直太爽了。”
“能做三國中一小卒,勝過今天做保險推銷員。”
“我以為袁紹是個慫貨,沒想到他也有這樣豪氣的時候。”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太過癮了。也不知道他和關二爺誰更強一些。”
……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
李司也說得非常過癮,滔滔不絕的講述,不知不覺間,夜已經很深了。
腦袋昏昏沉沉,不是特別舒服。也不知道這30年海底陳的威士忌,喝了會不會有後遺症。
還是早點睡覺吧。
按照評書的結構,他習慣留一個釦子。
“呂奉先聞聽此言是勃然大怒,翻身上馬,要戰三爺。他一低頭,忽然發現赤兔馬沒了腦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李司長長打了個哈欠,踉蹌走進木屋,一頭紮在床上。
這酒,後勁兒還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