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只當了兩個多月值夜者的我,都知道靈知會可能和魔女教派、和魔女有所牽扯的情報,沒道理羅塞爾大帝不知道兩者之間的聯絡吧?

品出這一層淺顯易懂的道理後,克萊恩的思維一下子變得活躍,先前隱隱約約感受到的異樣也逐漸浮出潛意識水面,呈現為條理有序的邏輯分析。

他們會來到這片幻夢境中的宮殿、遇見玩偶模樣的“羅塞爾大帝”——好吧,姑且不知道這裡究竟是不是他所知道的那個“幻夢境”,還是似是而非的其他神秘產物,總之先這麼認為好了——這一切的源頭,是因為什麼?

是了,起因清晰易懂,正是因為那張“褻瀆之牌”,而且還是“魔女”對應途徑的那一張。

但這樣一來,就很奇怪了不是嗎?

羅塞爾大帝玩偶對進入幻夢境的他和愛麗絲,似乎抱有一種先入為主的預設定位。

他恐怕將他們錯認成了魔女教派的人……不,就算不是魔女教派,大帝玩偶似乎也非常篤定他們都是“刺客”,或者說“魔女”途徑的非凡者,還腦補出了離譜的師徒關係。

然而看看大帝玩偶給出的遊戲主題,看看這個危險的名字,“獵殺魔女之夜”?

這算是什麼奇怪的惡趣味?讓本是“魔女”途徑的非凡者去對付同途徑的中高序列強者?

要給遊戲起個“反叛的靈知會”的別名嗎?

而且為了吸引來客參加進入遊戲,大帝玩偶甚至以“只要進行探索、哪怕無需通關也有可能獲得珍貴獎勵”的誘人話術來動搖幻夢境訪客們的探求心。

想必在他們之前進入這片幻夢行宮的前人,包括那位堅持了七年才遺憾放棄遊戲資格的魔女,也聽過同樣的言論,並切實地從中攫取到了一些好處,才會如此興致勃勃地、動力十足地繼續咬著大帝玩偶給出的可口餌食。

如果說,每次進入這裡的遊戲主題都會進行更替,或者大帝玩偶只是從諸多主題之中隨意挑選出一個,偶然分配給了他和愛麗絲這個“獵殺魔女之夜”的遊戲,那麼問題又該另當別論,但就克萊恩目前的個人感受而言,他更傾向於最後一種可能——“獵殺魔女之夜”是這裡唯一僅有的挑戰主題。

然而手頭現有的資訊實在是太少,支撐不起更周密嚴謹的推理架構……

克萊恩輕嘆一口氣,手指虛點了幾下“獵殺者勳章”的金屬外殼表面,努力從腦海中搜刮出一個名字,填入了角色面板的空欄。

雅諾·維克托·多里安。

職業刺客,靈感來源於他相當中意的某系列遊戲大作之中,恰巧發生在●國的某一代故事……

嗯,非常應景,而且完美。

畢竟遊戲原作劇情中,亞諾有位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兼聖殿騎士團長,名字恰巧便是“élise”。

好吧,雖然他身邊的愛麗絲現在已經決定好了“克蕾雅”的馬甲名。

……而且說到底,愛麗絲也只是她所使用的假名罷了。

心中想著一些有的沒的,克萊恩將目光掃過標註著文字的光幕面板,並在幾處引起自己注意的重點欄目上停頓。

身份:賓客。

理智值:95/100。

通用技能:喬裝Lv4,開鎖Lv3,神秘學(未完整習得)。

凡爾賽點數:(未獲得)。

“除了沒有設定血條,也不以數字化形式展示人物屬性,和那種桌遊形式的跑團還是有差別的,看樣子也不需要骰點決定事件走向,全看玩家的個人發揮嗎……”

沉吟著捏了捏眉心後,他心中突然升起一種嘗試的衝動,於是便順應了這個想法,叩擊牙關試圖開啟屬於自己“占卜家”途徑的靈視。

以暗示開關切換靈視開關的瞬間,眼前似乎一閃而過色調陰暗沉鬱的畫面,但所有的色彩、線條都像是被長期浸泡在標本瓶的屍骸一樣,浮動著模糊的蒼白感擠成一團,僅僅只是目視也能為人帶來某種幾欲作嘔的反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