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您會很多樂器啊?”

楊逸笑著說道。

“嗯,書房裡這些基本都會,怎麼?你也懂。”

迪爸臉色略微緩和了一點,似乎是因為提及音樂。

楊逸搖頭又點頭,讓迪爸有些疑惑:“你這是會?還是不會?”

楊逸不慌不亂,平靜的笑道:“叔叔, 我並不會彈奏這些樂器,只是瞭解過它們的歷史。”

“哦,這個叫什麼?”

迪爸一時來了興趣,讓開身子,側著隨手指了一件樂器道。

楊逸看向桌上一支似蕭非蕭的物品,立即答道:“這是維吾爾族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名叫乃依,最初的乃依用動物的骨頭製成, 有兩或三吹孔。在古時多用於趕集畜生。現在因為多用木竹或者金屬製成,所以在長度上相比有所變化,以前骨頭乃依大多為20厘米,現在用木竹金屬多為4050厘米。”

“乃依演奏非常有特點,運氣較重、口風較緊、音量的大小對比強烈,非常貼合維吾爾族的音樂風格。在演奏的時候,多運用顫音、上下滑音、單倚音和復倚音這些技巧,常用於獨奏、民間器樂合奏或為民歌、舞蹈伴奏。”

聽到楊逸一番有頭有尾的詳細介紹,迪爸嚴肅的臉上融化了一絲笑容,但語氣還是很嚴肅的道:“不錯,說的很到位,但不會演奏只是將這些樂器當作故事一樣看了而已。”

“走,吃飯。”

“好,叔叔。”

楊逸笑著點頭,臉上露出成功的表情。

當兩人落座時,熱吧和迪媽已經坐著了, 等著兩人。

只見迪爸動筷,兩人才動筷,而且吃飯的時候沒有發出任何向聲, 比如碗筷碰撞聲,咀嚼的響聲。

並且平時吃飯有一些小動作的熱吧,現在都一本正經,看著很優雅秀氣的吃著飯。

這些可能是每個地方的規矩。

入鄉隨俗,楊逸當然得自覺遵守,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嚥,儘量不發出聲響。

這頓飯吃得不是很自然,舒服,一個多小時後。

吃完了,迪媽才放下碗出聲道:“小楊做的三個菜很受歡迎啊,全吃完了。”

“老迪,這酸辣湯味可以吧。”

迪爸一本正經的坐著,表情嚴肅道:“還不錯,小楊做的啊?”

“嗯,還有哪酸辣土豆絲,酸辣雞雜,都是小楊做的。”

迪媽有意為楊逸說好話, 所以提醒道。

“還不錯。”

一聲誇讚, 讓迪媽笑了起來,楊逸感激的看了眼她。

笑著道:“謝謝叔叔誇獎。”

飯後,也不能光坐著,在熱吧的提議下四人穿著大棉襖出了門。

迪媽和迪爸則去找小區裡的熟人一起活動消食去了,熱吧雖然對這個小區也不是很熟悉,因為一年難得回來幾次。

但比楊逸要熟悉一些,所以兩人在小區裡面轉了一圈,昏暗的路上也碰見不少同樣出來散步的人。

晚上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