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會市場並沒有沉寂太久,很快就曝出了重大轉會新聞。

第一個重磅訊息就是齊達內已7750萬歐元的價格從尤文轉會至皇馬。

弗洛倫蒂諾入主皇馬後,承諾每年會為俱樂部帶來一位球星,他去年先從巴薩挖來了菲戈,今年又引進齊達內,“巨星政策”一度成為皇馬的最有吸引力的品牌效應。

這個政策前幾年的效果極佳,哪怕皇馬的成績並沒有匹配應有的明星效應,但以為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一時期的皇馬被人們稱為銀河戰艦。

但是“巨星政策”的執行過於極端,為了讓球隊的每個位置上做到巨星雲集,皇馬把這個政策玩兒成了“唯巨星論”。

他們只要那些極具人氣的球員,致使馬克萊萊這種實用,星味不足的球員流失。

後來弗洛倫蒂諾又搞出了所謂的“齊達內+帕文政策”,就是中前場引進世界級球星,後場啟用青訓球員。

這就是標準的領導足球,青訓系統不是機器,不是他想起來有好球員,就能產出好球員。

但是俱樂部掌舵人都發話了,主教練必須執行,於是皇馬的主教練們從青訓梯隊中挖掘出了一名叫帕文的球員,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之後的幾年,皇馬前場美如畫,後場爛如渣。

隨著銀河戰艦一期的破產,建築大亨弗洛倫蒂諾黯然離任。

這算是外行指導內行的經典案例。

類似的事情,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每天都在發生。

尤文圖斯拿著齊達內的轉會費,先是用5300萬買來了未來的世界第一門將布馮,用3600萬歐元買來了圖拉姆,又用4200萬歐元引進了貝隆,2500萬歐元引進從拉齊奧引進了薩拉斯,競爭力反而增強了一些。

失去了貝隆的拉齊奧從巴倫西亞買來了炙手可熱的門迭塔,事後證明這筆轉會虧到了姥姥家。

此外,他們還引進了菲奧蕾、科瓦切維奇、利維拉尼,這幾個賽季的拉齊奧真的不差錢,花錢能力一點兒不比後來的切爾西差。

米蘭的手筆也不小,他們先後引進了大因扎吉、魯伊科斯塔、皮爾洛、莫雷諾、多納蒂。

既然AC米蘭不停買人,國際米蘭的手筆絕對不能小,他們引進了托爾多、孔塞桑、阿德里亞諾、卡隆和一個叫薩內蒂的中場。

莫拉蒂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買的球員身價一般都能擠進當賽季轉會榜的前50名,而賣出去的時候通常都是大清倉。

英超這邊的最大轉會新聞來自曼聯,他們以2000萬的價格把赫斯基賣給了切爾西,連續引進了範尼和德羅巴。

這個在後世看來賺到盆滿缽滿的轉會,在這個夏天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眾所周知,23歲的赫斯基是新科歐洲冠軍,18歲就跟隨曼聯隊南征北戰,在球隊任勞任怨,對抗能力在英超都算得上頂流,頭球能力也很棒。

在曼聯隊的五年世界,赫斯基被英格蘭媒體評為歐洲第一中鋒,策應能力無人能及。

大家都覺得赫斯基還年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只要把射門的短板補齊,他完全有世界第一神鋒的潛質。

但只有弗格森知道,有些能力是練不出來的。在足球世界,每一個技術環節都要天賦。

關於赫斯基的射門能力,他完全不看好。

恰好範尼和德羅巴同時加入,他趁著黑鐵塔注水最多的時候,把他甩給大冤種。

媒體不管這些,他們認為弗格森是嫌對手不夠強,主動把主力中鋒賣出去,買來兩個地攤貨。

範尼在埃因霍溫隊的表現不錯,但是沒有經歷過英超賽場的考驗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荷甲和葡甲盛產那種賽季場均1球的歐洲射手往,但是這些人一到大聯賽,買上水土不服,回到原俱樂部又恢復神勇,繼續大殺四方。

英格蘭媒體覺得範尼大致就是這種型別的球員。

如果說買他還情有可原,那麼引進德羅巴就是騷操作中最騷的手筆。

大家查詢德羅巴的資料,發現他上個賽季在法乙的甘岡隊坐板凳,這個賽季分別在英丙和米國職業大聯盟大殺四方。

當大家知道德羅巴已經23歲,乾脆懶得看他的比賽錄影,直接噴。

還有什麼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