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示意隊員進場,兩隊球員三三兩兩地走進球場。

因為要向全球直播,開賽前轉播要求所有的球隊必須排隊進場。

下半場開始前一邊不會有電視臺提前把畫面切換到球場,廣告都播放不完,哪還有心思關注球員怎麼進場。

為了把廣告收益最大化,很多電視臺甚至在開球后1分鐘才把畫面切回來。

上半場開場進球的例子不少,但下半場前幾分鐘真的很難進球。

原因很簡單, 比賽開場時,大家的狀態都是當天最佳,都想給對手點顏色看看,上去莽一波。

比賽比賽前5分鐘進球的情況屢見不鮮,但下半場第1分鐘就進球的情況少之又少。

經過上半場的激烈對抗,回到更衣室坐10分鐘,再回到球場, 身體狀態一下子很難調整回來,得需要時間適應。

所以當轉播換面切回賽場時, 絕大多數觀眾都沒有抱怨。

畢竟大家也不是強迫症,非要從第一秒看起。

希勒走在英格蘭隊最前方,跟在他身後的貝克漢姆看著這個外型樸實無華,但進球效率驚人的老夥計,越看越踏實。

只要有他在,進攻絕對有保障。

有媒體調侃希勒是格局不高的頂尖球員,致命而無趣的鄉鎮殺手。

貝克漢姆對這種看法嗤之以鼻,一名球員能夠拒絕大俱樂部的招募,專心效力也家鄉球隊,真的需要克服很多誘惑。

希勒只來到曼聯一個賽季,在拿到心心念唸的歐冠和足總盃後,他正在享受自己的職業生涯。

古利特指教紐卡斯爾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重用希勒, 這直接導致了他被解僱。

紐卡在剛剛結束的賽季中前8輪1平7負,幾乎已經掉入深淵,但希勒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把紐卡從降級深淵拉出來, 賽季末時排名聯賽第11名,簡直是紐卡守護神般的存在。

比賽開始後,法國隊防守隊員輪番盯防希勒,就怕他再發威打進一個世界波。

要是那樣,法國隊今天基本跪了。

法國隊成為了首先提速的一方,他們不斷加快傳球速度,兩個邊後衛輪番助攻。

英格蘭隊則是邊前衛和後腰一起幫助內維爾兄弟,誰被包圍大家就來救他,和對手打反擊。

眼看著法國隊進攻沒有進展,齊達內越踢越生氣,乾脆抱著右路狂攻菲爾。

早有準備的英格蘭隊早就擺好了陣型等著他來衝,而齊達內還真是頭鐵,單槍匹馬就要硬上。

英格蘭隊早就對這名前世界盃足球先生做了充分的研究,他的個人能力確實很強。

縱然麥克馬納曼和因斯輪流幫助防守,齊達內還是總能上演以一敵二不丟球的好戲。

這個身高達到1米85的中場球員踢球明顯帶了情緒,盤球時動作幅度很大,無時無刻都在尋找身體對抗,就像所有人都欠他一樣。

他確實不丟球,但是單槍匹馬殺出一條血路的機率也不大。

畢竟足球是最平衡的團隊運動,一名球星能讓團隊的實力得到昇華, 但一個人打穿對手防線的機率真的微乎其微。

即使有這樣的球員也不可能總是以一己之力對抗對手的11人, 因為人的身體很脆弱, 讓人弄出點毛病就廢了。

所以當斯科爾斯的剷球嚇得齊達內高高跳起,後背著地時,這名阿爾及利亞後裔真的生氣了,他怒不可遏地推倒了生薑頭,領到了一張黃牌。

眼看著禿頭大寶貝又生氣了,英格蘭隊員開始輪流照顧他,傷害性不大,對進攻球員的情緒影響很大,但不易察覺。

齊達內開始不停向主裁判抱怨,他沒法做到專注,開始出現失誤。

而英格蘭隊的處理方式就沒有那麼麻煩,拿球后毫不猶豫地長傳衝吊,就找赫斯基。

35歲的布蘭科已經有點跟不上希勒的節奏,只能和德塞利換位,但他同樣也爭不過赫斯基。

身高體壯的赫斯基搶走了將近80%的第一落點,麥克馬納曼、斯科爾斯和貝克漢姆輪流配合希勒衝搶第二落點,主教練勒梅爾只能讓維埃拉回撤支援防守,進攻兵力受到極大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