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暮光之城》搶佔聖誕節檔期讓不少英國電影人頗有微詞,但也僅僅能在媒體上抱怨兩句而已。

作為導演拍攝過《終結者》、《真實的謊言》、《異形》,還幫著史泰龍撰一起撰寫過《第一滴血》這種無腦爽的電影,詹姆斯.卡梅隆在電影界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能靠臉問投資方要來2億美元的拍攝費用,還敢拒絕大牌演員,大膽啟用萊昂納多.迪克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萊特兩位新星。

尤其是後者,最大的榮譽僅僅是奧斯卡最佳女配,完全沒有大片女主角的經驗。

事實也證明他的眼光毒辣。

但他無所不用其極都沒能在英國拿到聖誕拍片檔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在聖誕節首映。

英國影院管理者給他的答覆是《泰坦尼克號》是災難片,而且時間過長,在排片上不方便。

他一再申訴這部電影講述了英國悠久的歷史,歌頌了美好的愛情,是現代版的《羅密歐與茱莉亞》,但依然遭到了拒絕。

後來經過各方打聽,詹姆斯.卡梅隆乾脆放棄掙扎。

他弄明白《暮光之城》背後有俄羅斯巨鱷坐鎮,立刻退避三舍。

反正《泰坦尼克號》在北美拿到了聖誕檔期,俄羅斯鉅富只關注英國市場,他只是輸了一部分市場而已。

實際上這部電影11月初就登陸了島國,票房尚可,一個月的票房達到了2000萬美元。

但是島國的市場還是太少,韓國的市場撐死能達到同樣的規模,能不能收回成本,得看歐美市場。

對於《暮光之城》的票房,坎通納曾經給阿布拉莫維奇拍過胸脯,只要有貝克漢姆在,收回成本沒有太大問題。

只要同期沒有大製作,《暮光之城》在利物浦以外的城市應該都能名列前茅。

俄羅斯巨鱷表示如果成績不好,自己可以氪金5000萬英鎊,這在他眼裡都不是事兒。

坎通納再次猛錘胸脯說不用,和貝克漢姆朝夕相處的這些年,他已經充分領略過長得好看意味著什麼。

在他準備退役的那年,萬人迷在老特拉福德受歡迎的程度實際上已經超過他。

關鍵是這小子不僅能看,在足球場上還扛造,英倫半島的曼聯球迷和他的顏粉只要一高興,成本就能收回來,剩下的都是收益。

貝克漢姆倒不是很關注票房,他早就把錢裝進口袋,哪怕稅率高到慘無忍睹,他至少也得到了200多萬英鎊。

但是這些天有不少人打電話問他要票,大家都覺得他有票,而且有很多票。

貝克漢姆對此只能微笑嘆息,並答應給送票。

說實話,就連他自己都不太清楚電影到底拍成了什麼樣。

電影的拍攝過程極其雜亂,常常是在一個場景拍完電影中的所有情節才轉戰另一處。

而且拍攝的時間遠超過電影時長,拍完還得剪輯,後期加特效才能得到成片。

貝克漢姆總覺得看自己演的電影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

雖然他努力地按照導演要求的完成了工作,還得到了劇組的一致認可,但是誰知道他們說的是真話還是鬼話。

坎通納踢足球問題不大,但是當導演似乎有玩票的嫌疑。

實際上法國人就是抱著玩票的念頭當了一回導演,如果不是得到了資本,又從貝克漢姆那裡得到《暮光之城》的劇本,他正常情況下過把癮就死。

聖誕節當天,貝克漢姆忙著給俱樂部成員送票,從董事會到門衛,所有人手裡都有票。

他還給曾經的房東,青訓時的夥伴,年少時熟識的夥伴都送了門票,《暮光之城》在曼徹斯特的定價是8英鎊,他一共為大家支付了2000英鎊,再加上倫敦親朋好友的門票,貝克漢姆一共為電影支付了將近5000英鎊。

《暮光之城》在倫敦的定價是10英鎊,倒也不算大錢。

按理說他沒有給其他人買票的義務,在英國大家聚餐都各付各的,沒有必要大費周折,但貝克漢姆總覺得這是一個紳士應該做的,雖然讓大家看自己演的電影有一種公開受刑的感覺。

下午三點,到了伊麗莎白每年一度伊麗莎白女王講話的時間。

伊麗莎白先是悼念了剛剛車禍去世的戴安娜王妃,然後為香江送上了祝福。

王室對政治的干預權有限,但掌權者依然不想讓吉祥物亂說話,所以伊麗莎白的講話內容大部分都是家長裡短。

她簡單地說了兩句國會選舉的情況,並且對工黨表達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