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隊的第一站是馬賽,他們將在那裡對陣老對手義大利。

說實話,相比於法國和巴西,貝克漢姆對義大利隊的興趣不大。

第一,兩支球隊在世界盃預選賽裡遇到兩次,英格蘭隊大致摸清了這個對手的路數。

老馬爾蒂尼是名副其實的保守派,這幾個月時間絕對玩不出什麼么蛾子,義大利基本定型。

第二,哪怕作為一名職業球員,貝克漢姆對義大利隊的戰術風格很不感冒,兩支球隊第一次交手的那個義大利隊應該比較正常的發揮出了他們的日常水平。

那場比賽給貝克漢姆的體驗很不好,義大利人黏黏糊糊,綿裡藏刀的踢法讓他很不痛快。

到了小組賽最後一場,背水一戰的義大利隊在主場傾盡全力對英格蘭發起進攻,三獅軍團的反應就很爺們:扎竹籬笆,有機會就全線莽一波。

無論這場比賽的結果如何,老馬爾蒂尼應該都會堅定不移地把他的黏糊足球帶上明年的法蘭西世界盃上。

第三......沒有第三,前兩個原因已經足夠充分了。

這次英格蘭隊陣容大多數都是確定要去法國世界盃的球員,也有一些需要考察的球員進入了陣容。

比如說在過去4場比賽打進9球的科爾,因為基恩長期缺陣而持續獲得出場機會的斯科爾斯,最近幾場表現穩定的阿森納中衛基翁和曼聯中衛帕里斯特。

其他隊員都是老面孔,英格蘭隊在這樣的比賽裡基本上精華盡出,唯一的例外是赫斯基沒有進大名單。

霍德爾給出的原因是赫斯基想跟隨英格蘭隊踢比賽,首先得在俱樂部獲得穩定的出場時間。

這個理由過於義正言辭,就連弗格森都無力反駁。

年輕人的職業生涯就是這樣,在大型賽事能不能獲得機會,得看和主教練有沒有緣分。

畢竟在大賽里老炮穩定,小年輕有無限可能這件事誰都不能否認。

無限可能也沒說只能往好的方向發展,不能往壞的方向走。

對於這件事,貝克漢姆沒有清晰的看法。他出了有一本能聊八卦、給對方喂瓜、偶爾能得到關鍵資訊的大厚封皮自傳,並沒有什麼特別誇張的金手指。

這個出生在倫敦東區,18歲前又窮又帥的年輕人除了踢球,並沒有獲得更高階的教育資源。

雖然他對赫斯基落選有些失望,但是對於英格蘭隊的打法和定位並沒有清晰的看法。

如果現在讓他當英格蘭的主教練,他能做的事情無非就是抄維納布林斯的戰術,以霍德爾大名單為基礎,根據自己的個人喜歡替換幾名球員,然後具體工作交給教練組和工作人員,把精力都放在賽前訓話和激勵士氣上。

畢竟他只有22歲,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

如果現在說他對足球的理解又多深,那真的不敢當,就連胖尼克都不敢在這方面吹,最多誇一下他的閱讀比賽能力讓人歎為觀止......

與貝克漢姆的稀裡糊塗不同,弗格森對於自己的所從事的行業已經產生了清晰的規劃,長到5年規劃,短到周行事歷都很清晰。

他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讓曼聯隊稱霸英超,變成歐洲勁旅,登上歐洲之巔,然後維持住球隊的聲望。

所以不可能有曼聯隊解決不掉的對手,哪怕有,也得說沒有。

任何威脅到曼聯隊英超霸主地位的俱樂部在他這裡都不能輕舉妄動,否則他就要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

溫格在賽後的新聞釋出會上沒有說太多,但是後來接受採訪時對比賽結果表示遺憾,畢竟他們曾經領先曼聯兩球,失去機會難免覺得可惜。

經過媒體們的幾手轉載和斷章取義,溫格的話就變成了“阿森納隊應該是勝利者,曼聯隊並沒有大家說得那麼好。”

看到類似的報道後,弗格森果斷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我們可以接受平局,只要對手踢得好,哪怕是失敗都可以接受。

但誰能告訴我阿森納踢得是什麼?他們在中前場的傳控球是不錯,但防守方式依然讓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