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報》以“6次英超冠軍的征程中,大多數時候競爭都進入白熱化,但為什麼每次的贏家都是曼聯”為思路引入了曼聯隊整個賽季的表現。

進球最多,失球最少,集體跑動距離平均每場比對手多將近2公里,有21名球員至少在聯賽中出場10次,控球時間第2,平均年齡第4。

看似驚險奪冠的背後其實有很多資料做支援,曼聯隊的奪冠絕非偶然。

報道中還認為,曼聯隊的英國球員不一定是本國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戰鬥力的。

就像德尼爾森大概是全世界最能撩騷的左前衛,而吉格斯卻是最有殺傷力的。

無論是整體還是個人,曼聯隊都具備了奪冠條件。

說到曼聯的奪冠,大家仁者見仁。但說到貝克漢姆,媒體們一直給出好評。

大家都認為貝克漢姆在本賽季有了質的飛越,他的技術還在進步,他的狀態已經開始邁向巔峰,他已經具備成為精神領袖的能力。

在自內而外發生蛻變的一個賽季,貝克漢姆的表現越來越穩定,他明白怎麼踢才能讓隊友都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隨著賽季初希勒和約克陸續加盟,媒體們有點擔心貝克漢姆在這樣的陣容裡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自從坎通納退役後,無論是科爾、索爾斯克亞、小克魯伊夫或者赫斯基都不具備太強的控制力,這就讓貝克漢姆能在進球和助攻的角色中隨意切換,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兒。

但隨著“黑白雙雄”的加盟,形勢完全變了。

約克不但射術精湛,還善於在前場進行策應,他需要球權。

希勒就更不必說,英格蘭中鋒正值職業生涯的巔峰,他就是來拿進球兌換冠軍的,只要他跑出機會,全隊都要給他喂球。

大家擔心大佬們的出現讓貝克漢姆變成一名只能傳中的工具人,大家還擔心貝克漢姆作為曼聯隊的臺柱子給兩位新隊友臉色,自顧自刷資料。

第一個局面對他的發展不利,第二個局面對曼聯的成績不利,人們不知道英格蘭未來的領軍人物該怎麼交上這份答卷。

16球28助攻,這就是貝克漢姆交出的成績單。

從這個資料上就能看出他不但餵飽了兩個大佬,還沒有犧牲自己的進攻能力,該進球時他依然會責無旁貸。

對於貝克漢姆的變化,媒體們誇得不留一絲縫隙,以至於《太陽報》的“萬人迷板塊”都顯得沒有那麼亮眼。

在賽後的慶功宴上,舒梅切爾表示將會在賽季結束離開曼聯,而打破自己進球記錄的希勒還沒有想好。

他這個賽季在聯賽中打進35球,打得對手聞風喪膽。

但是他今年已經29歲,職業生涯將會從巔峰慢慢滑落。

他無不感慨地說道:“如果再年輕幾歲,我肯定毫不猶豫選擇留在曼聯。”

曼聯隊的賽季實在太密,他感覺身體有些承受不了。

賽季還剩下最後兩場比賽,這兩場比賽將會決定曼聯隊整個賽季的成就。

尤其是歐冠,再贏就差不多邁入了豪門,輸了還是英倫的曼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