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曼聯隊在戰勝謝週三後的第三天又站在了球場,他們要在客場挑戰利茲聯。

利茲聯是英甲時代的末代冠軍,他們拿走了英超成立前的最後一次冠軍,在英格蘭足球進入英超時代後立刻退出了冠軍爭奪。

這個時段的利茲聯隊是英超時代的第二波青春風暴,這一波球員完全能同曼聯和利物浦的第一波青春風暴相比。

雖然他們這兩年成績差強人意,卻迎來了兩位喜歡啟用新人的主教練格拉漢姆和奧萊麗。

兩個人先後提拔了一批星光閃耀年輕球員,又在轉回市場上用白菜價淘來了哈塞爾巴因克,利茲聯隊目前排在聯賽第4名。

作為“玫瑰之戰”的主角,曼聯和利茲聯有一段時間視對手為死敵,恨不得一見面就把對方按在地上摩擦。

但因為兩傢俱樂部這兩年利茲聯的主教練都趨於理性,弗格森一心要翻身起在利物浦人身上,最近又多了個阿森納,實在抽不出時間管利茲聯,兩傢俱樂部的敵視情緒稍有淡化。

至少兩傢俱樂部之間還能在轉會交易上互利互惠,要不然坎通納都來不了曼聯,曼聯也甩不掉李.夏普這個拖油瓶。

哈塞爾巴因克第15分鐘在禁區外的一腳爆射打得舒梅切爾一點兒脾氣都沒有,他們仗著自己體能好,憋著勁要和曼聯隊打跑轟。

看到利茲聯這一波21歲上下的年輕小夥子,貝克漢姆有點尷尬地發現那些21歲的日子已經成為了永遠的記憶。

雖然他只有24歲,但是這種感覺還是讓人有一點點感慨。

以前都是曼聯隊像犀牛一樣和對手打衝鋒,打跑轟,現在終於輪到年輕人和自己玩兒跑轟了。

說實話,貝克漢姆並沒有把這一批小球員放在眼裡。

如果這些球員出現在1995年,應該比利物浦更有競爭性,但是他們應該搞不過當時的紐卡。

而且現在的年輕球員和他們剛進一線隊時的情況又有所不同,現在的年輕人從職業生涯的啟示階段就享受到了商業化的紅利。

只要他們之中有人踢出身價,利茲聯就會立刻用提高待遇的方式來延長合同。

他們在20歲時恐怕週薪就超過了1萬英鎊,利茲聯的主教練奧萊利一直在揮動著支票對年輕球員大喊:“孩子們,把你們的本事都展示出來,俱樂部不可能虧待你們。”

哪怕這一批球員和貝克漢姆的年齡差距只有3歲,恐怕他們也沒法理解貝克漢姆和加里.內維爾因為球隊在聯盟杯被淘汰,損失1500英鎊獎金後痛不欲生的心情。

上半場第43分鐘,曼聯隊在大禁區右側獲得了一個位置不錯的任意球。

貝克漢姆把足球放在草坪上,一邊後退一邊觀察利茲聯這些身高馬大,天不怕地不怕的傢伙,再一次露出了笑容。

30秒後,當足球從高高跳起的利茲聯球員頭頂劃過,又在空中轉向飛進球門的左側時,貝克漢姆看到了小傢伙們詫異的眼神。

自己現在的任意球水平,這些傢伙再踢兩輩子恐怕也練不出來。

有錢之後去幹什麼不好,為什麼要練這些枯燥的東西。

但這恰恰是問題的本質。

也許金錢可以激勵年輕球員成長,但也可以讓他們加速枯萎。

鈔票能讓加速一支球隊的成長速度,但未必能提升一傢俱樂部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