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步履不停(第1/2頁)
章節報錯
曼聯隊在冠軍盃贏球的訊息佔據了《泰晤士報》三分之一的版面。
新聞從1995年說起,用遞進的方式描述了曼聯隊近幾年來的成就,肯定了曼聯隊在英超聯賽發展程序中的作用,他們聲稱曼聯就是英超聯盟的門面。
而曼聯隊積極、堅韌、熱血的狀態給全歐洲都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英超聯賽在歐洲的地位完全得指望他們的成績。
貝克漢姆的任意球帽子戲法更是技驚四座,他的故事再次被提及,報道中認為他是職業球員的榜樣,是一位精益求精的球員,是英格蘭隊在未來三到四屆大賽中的領軍人物。
《泰晤士報》的報道釋出沒多久,《一球成名》的劇組就成立了。
貝克漢姆收到了新的劇本,這次主角的第一站是曼聯,本來想著能在英格蘭撿到金磚,卻發現連一名15歲的孩子都不如。萬般無奈之下,主角選擇去紐卡,結果得到了一份合同,由此走上了一球成名之路。
在足總盃決賽中,紐卡憑藉主角的絕殺球捧起足總盃冠軍,夢想成真。
嗯......曼聯隊只露了一次臉,結果拿到了最高咖位。
故事的主線不復雜,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中給讀者施加影響。
主角從墨西哥非法偷渡到美國,到了18歲準備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英超聯賽的職業球員。
如果沒有鋪墊,劇情到這顯然違背了事實,因為意甲才是歐洲最好的臉上,而且墨西哥球員有在皇馬成功的經歷,怎麼說都輪不到對抗激烈,美洲球員很難適應的英超聯賽。
但故事卻給主角的選擇增加了背景,隨著曼聯隊逐漸擺脫長傳衝吊風格,溫格為阿森納引進了“美麗足球”,英超聯賽都想效仿這兩支球隊,這時候大家發現,英格蘭國內基本沒有技術如此細膩的球員。
想要完成轉型,就得引進技術型球員。
一個所謂的資深行業人員給主角以及周圍的年輕球員們說道:“英超現在需要技術,技術型球員去了就會發現,那裡遍地是黃金。”
他在曼聯的試訓失敗了,在紐卡獲得成功,然後在足總盃決賽中替補出場,為紐卡打進致勝一球。
這麼一算,曼聯好於紐卡,紐卡戰勝了阿森納。
電影只用了一個鏡頭就奠定了曼聯隊的江湖地位,說和老頭沒有關係他都不信。
回到家裡,貝克漢姆把《一球成名》的劇本告訴了老約翰,後者驚訝地發現這部電影提前了好幾年,但又表示劇情有出入。
看到這裡,貝克漢姆覺得這類電影應該都有模板,照著模板來,再靠一靠實事,一本勵志體育電影的主線就完成了。
英超前11輪比賽結束,曼聯隊以8勝3平,積27分的成績排名聯賽第一。以1勝5平開局的阿森納隊目前的成績時5勝5平1負,排名聯賽第4,距離曼聯隊依然有7分差距。
聯賽第12輪,曼聯隊在客場遇到了紐卡斯爾聯隊,因為租借條款裡有迴避條款,希勒這場比賽沒法出場。
倒是被當成添頭的謝林漢姆表現得格外賣力,上躥下跳像是年輕了5歲。
但除了他,比賽顯得很沉悶,紐卡在主場堅決打防反,曼聯隊則是看準機會才會進攻,比賽的速度一直沒提上去。
這場比賽最終以0比0結束,曼聯隊8勝4平,繼續以不敗成績排在積分榜第一名。
轉眼11月,貝克漢姆在家翻了翻日曆,發現距離世界盃結束僅過了不到四個月,在法國的那些日子想起來就像是一段遙遠的回憶。
在法國的每一場比賽,甚至每一個細節都能記得很清楚,但就像被一種類似於薄膜的東西隔著。
每次想起來淘汰阿根廷、荷蘭時的比賽,都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也許回憶還帶著當時的溫度。
只是不能想那場點球大戰,想起來心裡就有一種不甘、遺憾、難過等諸多情感夾雜的感覺。
某一個早晨,當貝克漢姆突然想起那場爭奪決賽權的比賽時,突然有些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