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時賽結束,比賽即將進入加時賽!兩支球隊需要在很短的時間敲定點球主罰順序,這個環節被稱為足球比賽中最殘酷的環節。

因為到了這個時候,考驗球隊的不僅有實力,還有主教練運籌帷幄的能力,教練組分析資訊的能力,球隊自我激勵的能力,球員自我調整的能力以及罰球隊員的運氣。”

馬丁.泰勒的語速依然很快,只不過這個時刻對於他來說是緊張大於興奮。

“英格蘭隊與巴西隊的比賽是本屆世界盃的第二場點球大戰,本屆世界盃攻擊力排名前兩名的球隊也進入了加時賽,這種時刻根本不允許球員們放開手腳,因為大家都承受不起後果。”

與往常的技術流不同,萊因克爾也開始擺起了大道理。

考慮到英格蘭隊點球大戰的歷史,這種時刻是在不適合分析資料。

1990年世界盃英格蘭隊闖入了半決賽,120分鐘與德國隊不分勝負,在點球大戰中與決賽失之交臂。

兩年在本土進行的歐洲盃上,英格蘭隊在半決賽中又遇到了德國隊,120分鐘後依舊不分勝負,結果在點球大戰中再次飲恨。

這樣的戰績實在說不出口,這種時候把以往的失敗經歷搬出來列資料簡直就是喪門星。

對於英格蘭隊以往的點球戰績,兩個人避而不談,只能介紹兩隊隊員的情況。

現在的韋洛德羅姆球場就像是六萬人一起參加的集市,各位吵鬧。

貝克漢姆聽不清看臺上在說什麼,他一邊拉伸一邊聽隊員們商量。

基岡、霍德爾和約翰.格曼站在一起相持了將近幾分鐘都沒有圈定主罰點球的隊員,看得身邊的英格蘭球員都快憋出了內傷。

都到現在了,還怕背鍋,英國男人什麼時候活成了這個慫樣子......

貝克漢姆無聲吐槽之際,亞當斯一把拿過了紙筆,然後對著教練組三名成員說道:“佬爺們,你們先歇著吧,這些小事就不勞煩你們了。”

“願意踢點球的舉手?”

貝克漢姆立刻舉起手,他的身邊也有6人同時舉起了手。

11人中有一大半人自願接受最為殘酷的任務,肯定夠用。

貝克漢姆看到除了自己,其他主動舉手的隊友是希勒、勒索克斯、赫斯基、斯科爾斯、因斯、加里.內維爾和坎貝爾。

亞當斯掃視一圈,然後拍板道:“索爾第8個主罰,沒問題吧!”

坎貝爾:“......沒問題。”

有勇氣是好事,但有沒有水平又是另一回事。

英格蘭隊從備戰世界盃時就專門練習過點球,坎貝爾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如果讓他前五個出場,大家都不放心。

既然這樣,為什麼還把他排在第8個出場?

因為這個時候意願強於能力,與其排上一名全身發抖的點球好手,不如讓一個敢打敢拼的莽漢。

“埃米爾,你第7個上!”

這次亞當斯都沒有赫斯基,直接讓他第7個出場。

赫斯基今年剛滿20歲,實在太年輕,誰都不敢保證他舉手是真的敢上還是因為面子。

雖然他是前鋒,但是腳下功夫有目共睹,把他放在第7個出場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大保羅,你第6個出場!”

亞當斯同樣沒有給因斯申辯的機會,馬上要交名單,現在不是面試的時候。

因斯插著腰點點頭,平靜地接受了亞當斯的意見。

貝克漢姆覺得亞當斯讓“總督”第6位出場時,他眼裡的火焰升騰了一下,隨即恢復正常。

作為球隊更衣室的“三巨頭”之一,在場的人力敢逆著他乾的不超過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