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拯救全英格蘭的神仙球(第1/4頁)
章節報錯
貝克漢姆轉頭看向看臺,身穿白色球衣的英格蘭球迷熱情不減。
大家齊唱《天佑女王》,聲音竟然比之前還響亮了不少。
這讓貝克漢姆的心裡有些不是滋味,這樣的場景既像是鼓勵,又有點訣別的意味。
按照職業球員的理解,半決賽的失敗就意味著世界盃旅程的結束。
所有的一流強隊都只為冠軍而戰,第三名只是一個安慰性質的名次。
他現在完全能體驗到即將被淘汰的危機感,英格蘭隊只有30分鐘時間來拯救自己的命運。
而演播室裡,馬丁.泰勒還在糾結巴西隊剛才的進球。
“我們知道巴西隊要用羅納爾多打反擊,也一直提防著他們,但是沒想到他們可以把一次進攻的過程細緻到這種程度。”
防守羅納爾多是英格蘭隊的頭等大事,球員們也堅決執行了賽前的戰略,但是依然沒阻止對手閃擊成功,這樣的局面讓他不由得生出挫敗感。
“更讓人吃驚的是巴西隊在一次進攻中表現出的細緻程度,首先是隨機應變,讓英格蘭隊員誤以為他們產生了溝通問題。緊接著延續表演,讓防守隊員誤以為羅納爾多暫時不需要關注,因斯就是這樣放鬆了對羅納爾多的盯防,讓對方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
透過慢鏡頭回放,我們能發現巴西隊中前場隊員在這次進攻過程中給予羅納爾多的支援。貝貝託、萊昂納多透過跑位帶走了亞當斯身邊的兩位中衛,鄧加的前插也分散了巴蒂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認為巴西隊從來沒有專門做過類似的練習,但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所有人都能心領神會,這就是世界冠軍的軟實力。”
說到這裡,萊因克爾把剩下的話爛在了心裡。
他想起自己的球員時代,曾經嘗試過不少類似即興戰術,身邊的隊友們要麼信以為真,要麼無法理解,還有的人固執地以為這些都是上不了檯面的事情......
英國本就不是一個善於變通的國家,條條框框的制度和約定俗成的東西讓不少事情執行起來都顯得有些笨拙。
就拿足球來說,英格蘭足球近三十年的足球發展都遵循了“長傳衝吊”的指導手冊,球員全部都像是一個模板刻出來的流水線產品,型別和功能大同小異。
所以當貝克漢姆、斯科爾斯、麥克馬納曼和歐文這樣的球員,小小年紀就能成為俱樂部和國家隊的主力。
萊因克爾聽說兩年前備戰歐洲盃時,維納布林斯需要用尺子和線幫助球員們規劃站位,英格蘭球員那一屆歐洲盃上就如同設定好的機器人一般在踢地面足球。
隨著這一批年輕球員的成長,英格蘭隊在世界大賽中隨即應變的能力明顯增強,但是和巴西人比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且從戰術水平上講,英格蘭隊還是不能勝任地面配合。
所以當巴西隊把中場讓給他們,又做好了防空,防遠射的準備工作時,英格蘭球員徹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不僅如此,英格蘭隊的教練組在問題出現的時候也沒有及時作出決策,成功引領球隊作出技戰術調整,讓英格蘭隊白白浪費了寶貴的15分鐘。
球場上,貝克漢姆也很迷茫,進球后的巴西隊士氣大振,肯定會堅決貫徹之前的戰術。
更糟糕的是,英格蘭教練組那邊依然沒有做出任何戰術調整,唯一能確定的大概只是用赫斯基換下歐文。
因為這個套路之前使用過,還被證明效果不錯,教練組這些傢伙在關鍵時刻做出換人決定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以足球在英國受重視的程度,再加上英格蘭隊教練組的人員構成,球隊順風順水則萬事大吉。
一旦英格蘭隊今天被淘汰了,肯定得有人背鍋。
簡單來說,就是誰拍板誰背鍋,這對於真心想做事的人來說就很被動。
按照英格蘭隊這些教練的尿性,一旦球隊輸球,肯定要把不需要自己扛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如果誰都不做決定,或者集體做按部就班的決定,好歹責任可以由大家分攤。
貝克漢姆覺得如果英格蘭隊輸球,背鍋的人大機率是基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