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和命運搏鬥,卻像個懦夫一樣提前逃出了釋出會現場。

霍德爾在英國媒體如同尖刀般的問題面前憤怒離席,他在新聞釋出會中歇斯底里的表現第二天就被刊登在眾多報紙上。

就連《泰晤士報》這樣的大型綜合報刊都有一個版面報道了英格蘭隊輸給羅馬尼亞隊的新聞:“比賽之前,所有人都以為格倫會讓大衛出場,同時大家也相信我們可以拿下羅馬尼亞隊。

然而事實卻出人意料,我們拿對手沒有太多辦法,在場上一直處於被動,甚至一度落後對手三球,直到大衛出場後情況才有所改觀,可是留給他的時間完全不夠逆轉三球的差距。

除了那個新聞釋出會,英格蘭全隊沒有接受過其他任何形式的採訪。我們不清楚球隊的更衣室發生了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主教練和球員之間產生了矛盾。”

《每日電訊》也提到了英格蘭隊的輸球的訊息:“作為英格蘭隊的主教練,格倫.霍德爾在新聞釋出會上失控的表現讓我們對英格蘭隊的前景非常擔憂,英足總選他看重的是他的才華和前景,卻忽略他的抗壓能力。考慮到沒有內部人員接受採訪,現在還沒法做出過多的評論。”

作為曾經的世界冠軍,英格蘭隊的世界盃征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

英格蘭在小組賽第二場意外輸球,身為英國三大報的《泰晤士報》和《每日電訊》都大篇幅的發表了評論文章,引起了英國社會的密切關注。

而英國三大報刊的另一家《衛報》則祭出了他們體育板塊的殺手鐧:弗格森的小作文。

《衛報》的前身是《曼徹斯特衛報》,當時的總部就設在曼徹斯特。雖然60年代總部遷到了倫敦,但和這座城市的聯絡並沒有中斷。

他們在曼聯空難期間一直對巴斯比的孩子們表示支援,並且此後也一直對這支球隊抱有善意。

弗格森治下的曼聯隊在英超成立以來幾乎霸佔了英超聯賽的冠軍寶座,註定將成為英超歷史上不能忽略的存在。

有人甚至認為談論英超不提曼聯,就像是賞析《蒙娜麗莎的微笑》時,把蒙娜麗莎的臉用白紙蓋住,餘下的部分味同嚼蠟。

作為英超成立以來最偉大的俱樂部,只要“曼徹斯特聯”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就能出現大量的讚賞和咒罵。

有的人敬他們是一群有種的漢子,有的人憎恨他們讓自己支援的俱樂部黯淡無光。

無論大家提到曼聯時持什麼態度,沒人能否認他們就是英超聯賽的影響力中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衛報》當然要出手邀請紅魔的靈魂人物弗格森時不時寫點評論文章。

而擁有雄心壯志的弗格森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雙方一拍即合。

後來弗格森把《衛報》提供的專欄變成了心理大戰的輸出平臺,基岡兩個賽季前就是被曼聯主教練瘋狂輸出到差點自爆,業內名聲一落千丈。

上個賽季弗格森倒是也寫過幾篇文章,但主要目的是展示自己衝擊歐冠和聯賽雙冠王的決心,算是向眾人解釋了自己放棄足總盃的原因。

在球隊被阿森納追到只剩1分,冠軍聯賽激戰正酣時,他又在專刊裡呼籲球迷支援曼聯,並激勵球員們勇敢地向冠軍發起衝擊。

上一場比賽結束後,弗格森就在接受採訪時質疑過霍德爾戰術安排:“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哪怕讓大衛輪休,至少應該給他一些時間來適應世界盃的節奏,哪怕只有15分鐘也可以。讓我感到詫異的是,大衛在替補席上枯坐了整整90分鐘,那並不是屬於他的位置。

格倫還沒有讓大家看到他給大衛的定位,大衛在目前的英格蘭隊中可以勝任三到四個位置,最適合他的位置是右前衛,其次是中前衛,當然他也能踢後腰,但我們現在什麼都沒看到。

比賽越是深入,主教練越是不敢放手調整陣容。我想提醒格倫,他現在沒有什麼重要賽事的執教經驗,而大衛也是第一次參加世界盃的年輕球員。現在的英格蘭隊需要的是磨合適應,而不是休息,我對他有點失望!”

英格蘭在小組賽第二輪中,貝克漢姆又不在首發陣容裡,機智如弗格森怎麼可能品不出其中的味道。

說實話,哪怕他先後敲打過英格蘭隊主教練兩次,但是他心裡對霍德爾的評價並不差。

作為英格蘭為數不多能在其他歐洲主流聯賽站穩腳跟的技術型中場,霍德爾的球員時代比同時代的絕大多數英格蘭球員都成功。

作為英格蘭少壯派主帥的代表,霍德爾以球員兼教練的身份在英甲斯文登隊積累了兩年指教經驗,球隊的成績還不錯,連續兩年穩定在英甲(後來改名英冠)前列。

隨後他又在切爾西隊指教了兩個賽季,成績還可以,至少沒崩。

這時候的切爾西撐死算英超中游球隊,這兩年財政情況還不錯,所以也跟風氪金一波。

與達格利什和基岡主要引進英倫三島的當打球員不同,霍德爾引援的思路就像他這個人一樣,外表西裝筆挺,內衣褲到處都是洞。

他就是一個做事先追求外表華麗的人,而且很執著,要不然一名英格蘭中場怎麼可能練出細膩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