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貝克漢姆杯”沒有貝克漢姆(第2/2頁)
章節報錯
或許聯賽盃就是你們這個賽季唯一的機會,我向你們作出承諾,如果你們一直贏球,哪怕進了決賽我也會用你們首發。
如果輸了,或許這就是你們這個賽季在一線隊的唯一出場機會。
這時候你們或許覺得自己不夠走運,但我要說得是,曼聯沒有靠運氣進一線隊的先例。
大衛當時的處境沒有比你們好多少,他在前幾個月只參加了3場聯賽盃。但是我讓他在冠軍盃出任先發的時候,他用進球證明了自己。
其他球員也在各種比賽中證明了自己,他們用自己的表現贏得了主力位置。
說實話,如果你們不在曼聯,在面對伊普斯維奇時大概不用承受這樣的壓力。你們今天的表現並沒有配得上自己的身價。
先生們,打起精神來,為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而戰吧。”
弗格森的一席話說得青訓球員們又慚愧又不服,到了下半場,他們的表現明顯得到了改觀。
曼聯隊和伊普斯維奇在下半場比賽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在比賽中互有攻守。
但是孩子們有些悲催,主隊在激戰正酣之時踢出一腳世界波,確定了聲勢。
面對落後的局面,弗格森只根據球員的表現和體能對位換了幾名青訓球員,他似乎在賽前已經做出了決定,此時並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
全場比賽結束,曼聯0比3負於伊普斯維奇,在聯賽盃第三場止步。
面對這些相比於“92班”明顯要弱一些的青訓球員,弗格森面色如常。
他很清楚,一支青訓梯隊如果有2名球員能留在一線隊就算是成功了,如果再有幾名球員能留在英超其他球隊,那麼這一屆的青訓整體質量算得上相當不錯。
想要復刻“92班”的輝煌有些難,第一是遇不到這麼好的一波球員,第二是沒有那麼多的比賽機會給孩子成長。
職業俱樂部不養閒人,孩子們在曼聯找不到機會,那就降低標準去英超的其他俱樂部,如果還站不住腳就往下一級走,直到能獲得穩定出場時間為止。
弗格森賽後面對一些記者的質疑和指責,他選擇了反擊,“我希望你們這些動不動就質疑和批評曼聯沒有選擇最強首發的評論家們自己嘗試一下3天踢兩場比賽的感覺,不需要長期實踐,只需要體驗一次就夠。我的球員需要輪換,這是因為密集賽程所導致的,而不是我消極,更不是我看不起聯賽盃,隨意糊弄球迷。”
“為什麼上了這麼多輪換球員?”弗格森說:“有些年輕人是我們的長期計劃,他們有機會在這種比賽裡取得經驗,這會強力地推動他們進步。有些輪換球員需要踢球來恢復狀態,有些球員則是已經休息好了隨時可以首發出戰,他們本來就是首發主力級別的。我想強調的是所有的球員都是我們的瑰寶,我們有嚴密的、長期的計劃,有正確的比賽策略。我想反問足球大師們一個問題,比賽出現任何的結果難道不是正常的嗎?到底是誰看不起伊普斯維奇呢?!”
應對媒體之餘,弗格森也的確為無比密集的賽程而苦惱。聯賽、聯賽盃、足總盃、歐冠,還有加插在賽季之中的各種國家隊比賽......這對於曼聯來說太過於煎熬了。
後世的很多英超強隊在聯賽盃裡一言不合就上替補,這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
可在英超初期的那幾年,拿青訓和替補應付聯賽被普遍認為是大逆不道的事。
這就像女校的學生紋了個大花臂,大家對她的評價肯定不高。
但是沒辦法,之前也沒有其他球隊像曼聯這樣多線比賽,還想在絕大部分比賽中走到很遠的距離。
聯賽盃輪休,貝克漢姆感覺體能總算回來了,他之前就沒有踢過如此消耗體能的比賽,現在想想都覺得酸爽。
就在聯賽盃結束的第二天,歐洲區附加賽完成了抽籤,倒黴的義大利人抽到了俄羅斯隊。
面對這個悲催的結果,義大利媒體一片哀嚎。
之所以一片哀嚎,倒不是俄羅斯實力有多強,而是那裡的氣候太惡劣,嚴重影響了球員的發揮。
其次是俄羅斯地域遼闊,去他們那裡踢場球實在太消耗時間。
貝克漢姆這時想起了馬丁.泰勒,他覺得這傢伙的嘴簡直有毒,就連附加賽抽籤的情況他都預測出來了,果然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