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主裁判向義大利的7號小跑過去,剛從地上起身的貝克漢姆瞬間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

“應該是一張黃牌,一旦義大利被罰下一人,我們的壓力會大大減輕!”

馬丁.泰勒的聲音中透著欣喜,他很清楚接下來的判罰對這場生死戰意味著什麼。

比賽進行了80分鐘,雙方都沒有斬獲,比賽進入尾聲,看起來比賽的結果就要蓋棺論定了。

但實際情況卻遠遠沒有想象得那麼樂觀,義大利人一直掌控著主動權,並且製造出多次險情。

期間他們哪怕抓住任何一次機會,局勢都可能以不可挽回的趨勢逆轉。

作為歐洲乃至世界第一聯賽成長起來的球員,義大利球員表現出來的意志力遠遠超過貝克漢姆的預料。

這些義大利球員大多出自豪門,在歐戰的大舞臺中經歷過無數次生死時刻,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每個賽季幾乎都要親身經歷一兩次要麼進球,要麼回家的生死時段。

有這樣的經歷,無論成功或失敗,他們都會在這場比賽中有更為穩定的心理素質。

受益於高水平的國內聯賽,義大利隊關鍵時刻的穩定性明顯好於英格蘭隊。

更危險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球員們的體能已經消耗殆盡,這樣的時段,球員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還可能意志不堅定的時刻產生僥倖心理。

比如說無球狀態少跑兩步,停球時少調整一步,這些平時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在體能枯竭時往往可能鑄成大錯。

所以很多重要比賽往往都會在最後一刻決生死,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和貝克漢姆一樣,英格蘭隊的其他球員都用期盼的眼神注視著主裁判。

當主裁判跑向迪利維奧時,小鋼炮左手指向事發地點,然後把雙手縮到胸前,極力為自己辯解:“我剛才是衝著足球去的,我沒想犯規。”

迪利維奧的散裝英語似乎起到了些許作用,因為主裁判沒做動作。

馬爾蒂尼跑到事發地點,並且站在主裁判和迪利維奧之間,英格蘭球員也湊了過去。

這要是沒給黃牌,那就虧大了。

不但讓人家白踢一腳,還要在人數均衡的情況下再煎熬10分鐘,這不是大家想要的。

馬爾蒂尼雙手合十,身體微彎,讓自己看起來既謙虛又弱勢:“請讓我們自己來決定比賽的勝負。”

不得不承認,偉大的左後衛是個經歷過大場面的球員,他在關鍵時刻懂得示弱,也懂得有效地表達利害關係。

裁判界有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關鍵時刻讓球員去決定比賽的結果。

一名優秀的主裁判就應該在開場就給球員立下規矩,讓他們知道這場比賽的底線,然後在主裁判規定的尺度中比賽。

在隨後的時間裡,主裁判只要讓執法規則和自己規定的尺度統一,保證比賽流暢進行,不要出現前後不一的判罰,他的執法工作就是成功的。

只要不出大紕漏,哪怕出現一兩次小失誤都沒有什麼問題。

所以各大賽事都會在關鍵賽事使用經驗豐富的主裁判,道理就在這裡。

賽事組委會選擇他們,不僅因為他們經驗豐富,還因為他們以往的執法經歷實際上已經界定了比賽的底線。

執法這場比賽的德國主裁判以往的執法原則就是不當決定比賽的人。

想起賽前備戰時,工作人員給大家介紹的主裁判履歷,貝克漢姆幡然醒悟,怪不得義大利球員面對裁判時的態度會如此統一。

既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就得向主裁判施壓。

“義大利隊在向主裁判申訴,我們也不能閒著,要向裁判施壓!”

看到主裁判沒有進一步的行動,馬丁.泰勒一邊拍桌子一邊跳腳喊道。

貝克漢姆兩步走到馬爾蒂尼身邊,先把球襪拉直,衝著主裁判說:“看這裡。”

主裁判轉眼看去,貝克漢姆的球襪中間有一道長長的缺口。

傻子都知道這是被鞋釘刮的,仔細看去,被鞋釘刮開的地方還隱隱有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