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吊射打進後的一段時間,貝克漢姆已經沒法獨自出門,所有遇到的人都要和他聊聊,都要和他合影。

一堆贊助商來找他,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於是去問老約翰。

老約翰得意洋洋地說道:“大衛,從今天開始,你要學會適應被全世界關注的生活。

他們每天都關注你的一舉一動,而你卻要忽略他們,這是足球場上最困難的時刻。”

這時候就連艦隊街都沒有忍住,一場製造偶像的運動很快就以閃電般的速度開動。

這個金髮少年的一切都被挖掘,當場的影像、各個時期的照片立即充斥了報紙的版面和電視的畫面。所有人的話題都在談論那個神奇的少年。這個金髮少年的年齡、身高、血型、愛好、成長經歷、第一場比賽、第一次首發、第一個進球……一切的一切,都成為了記者筆下的豐富素材。

艦隊街的採訪申請已經堆滿了曼聯俱樂部新聞官的辦公室。弗格森發出了嚴令,不允許記者在球隊集訓的時候採訪貝克漢姆。但這根本就抵擋不住那些無孔不入的記者。

貝克漢姆實在沒想到這個球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偶像效應,很多人糊里糊塗就喜歡上了他,喜歡的熱烈,喜歡的額親切。

體育品牌想要找他拍廣告,體育之外的品牌也想找他做代言。

談話類節目想要約他上節目,遊戲類節目想要讓他去玩玩兒,甚至不少電影也想讓他去客串一個節目。

是的,很多酸溜溜的評論家說這個進球完全是運氣,但運氣在那一刻剛好就降臨到了貝克漢姆這樣一個為夢想努力了20多年的年青人身上,誰又能說這不是上蒼冥冥之中的一種安排?

而連弗格森自己都不知道,媒體和粉絲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他和他的曼聯為英格蘭足球製造了一個多麼厲害的人物。甚至可以說,整個英格蘭足壇都沒有意識到,弗格森和他的曼聯為足球貢獻了一個多麼厲害的優質偶像。

曼聯市場部的那些工作人員則目瞪口呆,他們完全接受不了突如其來的搶購浪潮。自從貝克漢姆打入那一腳驚天吊射之後,隨著媒體的推波助瀾,瘋狂的球迷將印有貝克漢姆名字的球衣搶購一空的火熱浪潮。不僅僅是球衣,連帶一切和貝克漢姆有關的曼聯俱樂部產品,都出現了井噴的銷售。

於是曼聯的市場部決定在這幾個月內,緊急生產一部分周邊產品。

這要把這些產品印上貝克漢姆的字樣,放上他的卡通頭像,這個商品就會被一掃而光。

據說在東亞,曼聯隊印有貝克漢姆的商品無論運過去多少,都會當天斷貨。

那段時間最風靡全世界的挑戰活動,莫過於在中圈附近吊門的比賽了。

《太陽報》的尼克更是放膽預測:“如果沒有大衛,這世界上不會有那麼多的曼聯球迷,是他讓更多的人瞭解曼聯,認識我們,是他讓更多的人愛上了曼聯。”

就在貝式效應風靡世界的時候,貝克漢姆繼續在卡靈頓訓練基地加練任意球。

他發現這個進球已經斷絕了他作為普通人的權利,他現在根本沒有辦法出現在公眾人的視野,粉絲的熱情讓他無所適從,甚至常常讓他感到恐慌。

他沒想到那個吊射竟然讓他無處可去,他不是在訓練場加練,就是在家當宅男。

面對眾多商業品牌遞出的橄欖枝,貝克漢姆聽從了老約翰的建議,不接受任何商業活動,努力打磨技術。

所有球員都想靠商業掙錢,因為這種方式來錢速度最快,但是過多的商業活動也會反過來影響球員的狀態,這件事連8歲的孩子都知道。

老約翰讓他輕易不要出手,他越是不參加商業,就越稀有,越讓人稀罕。

老約翰相信他的熱度不會下降,只會越來越高。

因為他不是買人設的偶像團體,而是貨真價實的職業球員,只要他在場內表現出色,那麼商業價值只會水漲船高。

面對他的低調和沉穩,就連弗格森都吃驚了:“這小子家庭不富裕,但是並沒有被金錢迷住雙眼,相信我,這小子不是一般人。

他要的東西現在沒人能給!”

在這一年,有人開始叫他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