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太陽報》很浮誇(第2/2頁)
章節報錯
比如《442》這份報紙就用紐卡和利物浦,曼徹斯特德比來分析紐卡相比於曼聯的最大劣勢。
為什麼紐卡在領先12分的情況下會被反超?
為什麼紐卡會被曼聯雙殺?
為什麼紐卡連續領先被扳平會顯得鬥志全無,而曼聯在同樣的情況下就打進了致勝一球?
報道透過連續的對比回答了自己的問題。
雖然紐卡買到了英超各支球隊中最好的球員,組成了紙面上戰鬥力最強的球隊,但是這些球員的背景大相徑庭,相互之間默契不夠,唯一的目的就是像上賽季的布萊克本一樣拿到一座聯賽獎盃。
那樣的球隊實力固然很強,但說到底也不過是11名球員各自為戰。
而利物浦和曼聯這種重視青訓的球隊則有所不同,他們的球員首先對俱樂部的歷史有很大認同感。
其次經過朝夕相處,這些球員之間產生了明顯的化學反應。
哪怕他們某些位置上的球員不如紐卡,但是球隊整體還是要優於對手。
這種化學反應在打硬仗時表現由為明顯。
就拿利物浦來說,他們在比賽裡連續扳平,結果又被紐卡連續超出比分。
這樣的比賽特別考驗球隊的韌性,他們始終都沒有放棄,而紐卡連續三次被追平,在士氣上直接崩盤,導致最後時刻被對手反超。
曼聯在昨天的比賽也一樣,他們急著要3分,連續兩次領先,連續兩次被追平,但最後依然打進了致勝球。
球員之間沒有情感維繫,球員和俱樂部之間沒有認同感,紐卡斯爾聯隊就是一支由僱傭兵組成的球隊。
他們幹不過曼聯和利物浦這樣的球隊是順理成章的事。
報紙的最後還預測如果紐卡這個賽季得不到冠軍,下個賽季的難度會更大。
這種因利益組合起來的球隊拼得就是一口氣,往往一個賽季過後,球員們就完全失去了鬥志。
布萊克本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上個賽季拿到了聯賽冠軍,很多人都視他們為本賽季聯賽冠軍的最大熱門,但是這個賽季開始後卻判若兩隊,現在只能勉強排進前十名。
貝克漢姆很少在媒體上看到關於重金拼湊球隊的反對論調。
這個賽季是英超聯賽創辦的第四個賽季,幾乎所有媒體都鋪天蓋地的鼓吹金元足球,大家一致認為錢和榮譽的關係總結一下,就是有舍才有得。
捨不得花錢就別想買最好的球員,買不到最好的球員就別想有好成績。
在博斯曼法案剛剛開始實施的年代,各支球隊都在津津樂道於球員買賣的自由性,所有人都在嘗試拼湊一支超級球隊,拿錢橫掃每個對手。
貝克漢姆向老約翰詢問了15年後的足球轉會環境,得知球員的收入會越來越高,有的球員的收入甚至達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得到了這個訊息,貝克漢姆覺得自己要好好踢,儘量多拿幾年收入,童年時期的赤貧生活狀態無論如何都是不可以接受的。
就在他發誓要踢長壽足球的時候,在接下來的比賽裡就親眼目睹了驚悚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