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江湖地位(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埃裡克受傷了,其他還不錯。”
弗格森走上來拍了拍貝克漢姆的桌子:“大衛,看得出來,你在英格蘭隊過得不錯!這些報紙上的內容裡,到底哪個說得是真的,我特麼快被這些鬼東西搞暈了!”
聽到主教練主動來吃瓜,貝克漢姆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八卦之心,人皆有之,這話一點兒沒錯,就連一代名帥也逃不過這個規律。
正常情況下,老頭的八卦之心在報紙裡就能得到滿足。
不過英格蘭隊這個國際比賽日的情況有些特殊,各路媒體對於球隊的表現褒貶不一,把人看得雲裡霧裡。
眾多媒體對英格蘭隊的評價差距不小,吹水的能把他們吹到天上,而批評的聲音往往也把球隊踩在地下,各路媒體看待英格蘭隊時出現了明顯的分界。
稱讚的為了政治正確,批駁的因為媒體良心,兩個陣營的媒體都有話說,並且都理直氣壯,這就讓弗格森也忍不住打聽一下內部訊息。
貝克漢姆簡單把英格蘭隊的情況說了一遍,弗格森默不作聲地聽完貝克漢姆的描述才開始說話:“特里的想法沒錯,趁著還有時間,你們應該多一些嘗試,至少不能墨守成規,否則一到大賽就要完蛋!”
弗格森還想說些什麼,不過猶豫了一下還是剋制了自己,把事情說深了不一定好,還是讓年輕人自己去摸索吧。
貝克漢姆回到了俱樂部,不過他在熱身賽上的進球的影響力才開始慢慢醞釀。
遇到了這種神轉折進球,所有的媒體都不會放過。
身先士卒衝鋒的又是天空體育電視臺,他們在友誼賽結束的一週時間裡不停插播國際比賽日的進球集錦,其他進球都是擺設,到了貝克漢姆的那叫電梯球正常速度播放兩遍,慢動作重播兩遍,還要點綴上眾人的反應。
足球比賽播放進球集錦、籃球比賽播放進球集錦、橄欖球比賽播放進球集錦,就連釣魚比賽都沒能倖免,一直把人看吐了才收手。
不要說其他人,連續看了一週自己的進球影片,貝克漢姆都快把自己的榮譽感看沒了,重複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
由於紙質媒體要考慮到即時性,各大報紙不能把貝克漢姆的進球翻來覆去折騰,所以大家挖空了心思從不同角度來報道這個進球。
常見的報道模式就是先描述一遍溫布利大球場球迷的熱烈反應,接下來也不解釋球迷為什麼要這樣,直接硬生生讓大家看貝克漢姆的童年:“許多年之後,站在溫布利球場,大衛.貝克漢姆會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英格蘭頂級聯賽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看到這種文章,貝克漢姆也很無語,誰規定過代表英格蘭隊出場一定要回憶童年?一名替補出場的球員會有閒時間回憶童年?
每次看到這種段子,貝克漢姆都會無奈地搖搖頭,寫這種爛俗段子的記者完全不注意觀察生活。
一名替補出場的球員踏入草坪的一瞬間,肯定得像獵狗一樣往自己的位置上狂奔,心情通常會不由自主的緊張,隨著腎上腺素的分泌過量,往往會特別興奮。
不少年輕球員出場,要麼狂奔十五分鐘把體能消耗大半,要麼第一個防守動作就領紅色鑽石卡,就像初戀一樣,多數都是青澀的。
這些文章往往到了最後才開始說事,吸引注意力基本靠標題黨。
還有一些報道技術性比較強,把今年的精彩進球橫向比較,再用往年的進球縱向比較,最後給貝克漢姆的進球一個歷史地位,這種打標籤的方式很容易讓球員出彩。
只是萬一球員此後打破了大家的既有印象,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會讓看過那篇報紙的球迷重新建立人設。
在這些新聞中,貝克漢姆最感興趣的是《太陽報》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伊基塔人生的兩次劫難》。
這篇穩文章不介紹貝克漢姆,而是介紹伊基塔,故事的開頭聚焦在1990年世界盃1/8決賽,油膩的哥倫比亞隊和霸道的喀麥隆隊硬剛了90分鐘沒有結果,又得來30分鐘加時賽。
結果加時賽剛開始喀麥隆就進球了,哥倫比亞只能硬著頭皮上,把後防線壓到了中場,後半場留給了門將伊基塔。
後來的經典場面就在這個基礎上誕生了,40歲的米拉大叔從伊基塔手中虎口奪食,給對方留下了一生都難以抹去的汙點。
因為和哥倫比亞最大的毒梟是發小,伊基塔回國後繼續生活,並沒有像埃斯科巴一樣涼在家門口。
報道中詳盡描述了伊基塔的生平和踢球風格,然後把話題轉到了熱身賽上。
文章中態度堅定地表示,如果沒有貝克漢姆,伊基塔的這次撲救將會成為足球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有了貝克漢姆這一腳,伊基塔的一生都將成為對方人生履歷中的一部分,他的災難造就了兩段佳話。
看完這篇新聞,貝克漢姆不住點頭。
寫的真好,怎麼突然感覺自己在江湖也是號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