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貴神速(第3/3頁)
章節報錯
“我也不知,父親,我這就去找叔父,請他出面,咱們得馬上組織鄉親們,把縣城奪回來才是!”
說完蒙正發便奔了出去,跑到村中叔父家中,一見到叔父蒙上和便說:“叔父,反賊佔了縣城,咱們快組織兵馬奪回來!”
蒙上和一聽,不禁一驚,問道:“侄兒,是哪路反賊?”
“是袁州莫賊的隊伍,就是莫賊旗下駐守長沙的錢驍所部。”
蒙上和聽完自己侄兒的話,不禁沉默了下來。
他坐回座位上,揉著自己的眉頭說:“侄兒,你可知咱們蒙家祖上是哪裡人?”
蒙正發一聽,愣了一下,轉後回答道:“咱們蒙家本姓甘,家祖世居袁州府宜春縣,本朝初年,太祖換地遷甘家祖先從宜春至此,受宗少孤,為同居繼父蒙清泗所鞠,遂改姓蒙。”
蒙上和點了點頭,說:“你還記得就好,我們隨為蒙姓,但是祖宗的姓氏還未忘記,祖宗的陵墓還在袁州,去年回袁州祭拜祖宗,你未曾前往,但是叔父卻是去了。”
蒙正發有些不解,問蒙上和道:“舒服,您想說什麼?”
蒙上和喝了口茶潤了潤口後,接著說道:“我回袁州祖家後,見到了另外一副景象.....”
蒙上和給蒙正發講了足足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後,蒙上和勸他道:“侄兒,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這袁州莫問,乃是亂世明主,我觀他今後定然有大成就。
這大明早已病入膏肓了,除非太祖重生,否則無人可救。
我看這大明的天下,能取而代之者,僅有這袁州莫問一人耳,如李自成張獻忠之輩,不過草莽流寇,成不了什麼大器,那關外的韃子,乃是外族,若他們得了天下,我泱泱華夏百姓豈有好日子過活?
侄兒滿腹經綸,胸有大才,乃我甘家幾百年難處的大才,你這滿腔熱血若是不找個明主,豈不可惜了?
聽聞莫問求賢若渴,侄兒大可前去,以你之才,怕是未來當個宰輔也不再話下!”
蒙正發聽完自己叔父的話,真是驚訝不已。
他看著蒙上和,呆呆的問了一句:“叔父?您怕是早已想去投奔那莫問了吧?”
蒙上和點了點頭道:“不瞞侄兒,若非為了家族考慮,我去年回鄉祭祖便已經跟著從賊了,只是咱們蒙家全族老小都在通城,我怕我從了賊,怕家中族人遭到牽連,故而回來。”
蒙正發這下心裡明白了,自己這叔父原來心裡早就想好從賊了,就等機會了。
現在機會來了,他還古董自己去從賊。
這讓從小就讀四書五經聖人書長大的蒙正發心裡一時有點難以接受。
他說:“叔父,侄兒從小讀的是聖人書,老師從小教的便是忠孝仁義,如今叔父勸我從賊,我豈不是成了亂臣賊子,從賊萬萬不能,侄兒告退了。”
蒙上和嘆了口氣,望著蒙正發遠去的背影,喃喃說道:“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錢大有攻下崇陽後,第二天又派手下參將易九領兵三千出城,去攻打崇陽東北面四十里外的蒲圻縣(今赤壁)。
蒲圻無重兵,僅用半天便被攻克,知縣死於亂軍之中,縣衙其餘官吏或死或降,義軍僅付傷亡三十人的代價便拿下縣城。
蒲圻縣被拿下了後,錢大有沒有再繼續領兵前進,他得休整一天,因為乾糧不夠了,得抓進時間做。
而此時後方的糧草才剛剛從長沙出發,李邦華帶著八千兵馬和兩萬民夫,用馬車牛車和人力帶著糧草四萬石出發,一路上走的極慢。
等李邦華走到平江的時候他才知道,錢大有已經帶兵打到通山去了。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