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楚地劫難(第3/3頁)
章節報錯
梅之煥來到城下,對城上高呼:“我是朝廷前甘肅巡撫梅之煥,城上是何人守城,可否出來一見?”
正在城樓上休息的袁倡一聽梅之煥的大名,趕緊起身探出頭來,往城下一看,還真有一花白頭髮的老頭正在城下叫喊。
“下官漢陽通判袁倡,城下果真是梅巡撫?”
“正是老夫,袁大人,可否開啟城門,放老夫入城?”
袁倡看了一眼離城足有兩裡地的義軍陣營,想了想便回道:“梅巡撫請稍等,下官這便命人開門!”
很快,吊橋放下,城門開啟,袁倡親自下了城樓,帶著一隊人馬前來迎接梅之煥。
看到梅之煥身後帶來的禮物,以及幾十名衣衫襤褸的百姓,袁倡不禁好奇道:“梅公,您從何而來?”
梅之煥指了指身後的義軍陣營道:“從那而來!”
袁倡一聽,當下眉頭一皺,“梅公已然降了江西的莫問?”
梅之煥點了點頭。
“既以降賊,梅公此來何事?”
梅之煥拿出記載死亡人數的本子說道:“特送城外各村死傷百姓的人數而來,我身後這些,是僥倖活下來的。”
袁倡看了一眼梅之煥後面的人,見他們個個表情憔悴,身體瘦弱,一眼便瞧出不是軍人。
“楚地造次劫難,我身為漢陽通判,真是難辭其咎!”
“袁大人不必自責,流寇勢大,你能守住城池,保住城內百姓,已經非常不易了,老夫得知漢陽百姓正遭屠戮,特意請命我家主公,邀其領兵北上,解救百姓,也解漢陽之困!”
聽到這話袁倡還能說什麼呢。
他一個朝廷命官,沒想到到頭來卻讓一個反賊給救了。
他長嘆一口氣,說:“知府大人遁逃,漢陽群龍無首,我本想以身殉國,幸虧你們率軍趕到,否則這漢陽如何能守得住,梅公此來,怕是特來做說客吧?”
見袁倡已經說開了,梅之煥也就不再藏著掖著。
他說:“我主莫問,乃當世明主,愛民如子,又具韜略,乃不世出的雄主,袁大人一腔報國熱血,老夫深知,但是當今朝廷腐朽不堪,大明早已積重難返,天下百姓無不盼望明主出現,解救萬民,掃清華夏。”
“袁大人,你已經為朝廷盡力了,這漢陽再守下去,不過白白損耗百姓性命而已。”
袁倡深吸一口氣,道:“罷了,我袁倡盡力了,梅公高風亮節之人,都願降那莫問,我一區區通判,又何需堅持呢!”
梅之煥三言兩語就說服了袁倡,莫謙得到訊息,當即帶兵入城。
不過為了不激起城內百姓的抗拒,莫謙只帶了兩千人馬入城,剩下的大軍全都紮營在城外。
義軍軍需物品不足,要進城採購,負責採購計程車兵也會按照市場價付給百姓錢財。
漢陽百姓還是頭一回見到這種部隊,又因為感恩他們收斂了城外的親人,對義軍將士紛紛交口稱讚。
袁倡看到莫謙所率義軍的軍容和軍紀,頓時自愧不如。
他知道,若論軍紀而言,官軍連人家義軍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漢陽輕鬆到手,武昌府徹底孤立無援。
莫謙不急於攻打武昌,而是把兵馬緩慢再度送過長江,並且每日都往城中射入勸降書,希望守城官兵能夠開城投降。
武昌府內還有三萬兵馬,莫謙跟張獻忠打了兩場惡戰,兵馬損傷不小,兵力已經低於城內守軍。
兵法有云,五則攻之,十則圍之。
莫謙兵馬還沒人家城內守軍多,如果強力攻城,怕是得犧牲不少將士。
而且他帶來的轟天雷已經所剩不多了,雖然已經往江西去信,命令他們抓緊製作,但是起碼也得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送來。
所以眼下最好還是先不攻城,先圍起來,打心理戰。
等大軍休整幾天,等時機成熟後,再一戰拿下武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