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素來目中無人,莫謙如此不給他面子,他一腔怒火,定然要發洩出去。

很快張獻忠這邊開始準備進攻的態勢。

莫謙轟走了何鐵光,心中自然知道張獻忠肯定會向他發起進攻,他馬上命令全軍戒備。

“來人,把我那十門紅衣大炮拉上來,還有轟天雷,準備好,給張獻忠悄悄咱們江西男兒的厲害!”

此次出戰,莫謙早就預備好了要打惡戰的準備,想跟張獻忠搶武昌城,必須得先把這廝給打痛來,打怕來,否則要是張獻忠這廝在旁邊一直盯著,會讓他沒法放開手腳攻打武昌。

莫謙是這麼想的,張獻忠其實也是這麼想的。

畢竟吃獨食這種事情,是每個人骨子裡與生俱來的自私。

張獻忠這次進入湖廣帶了馬軍一萬,步兵兩萬,還有為他押送軍需物資的民夫三萬,對外號稱十萬兵馬。

其實真正有作戰能力的不過才一兩萬。

反觀莫謙這邊,雖然只帶了兩萬兵馬,但是卻絲毫不影響他的後期,他的後勤輜重運糧全靠船運。

九江的朝廷水師被剿滅之後,長江航道便被他完全掌控了起來,從南昌府運出的糧草全都是在南昌碼頭裝船,出鄱陽湖入贛江長江,然後逆流而上一路跟著大軍。

大軍打到哪,後勤就跟到哪。

莫謙的後勤壓力比張獻忠來說可謂是小太多了,張獻忠根本沒有後勤,他打到哪搶到哪。

一旦連續十幾天打不下城池了,他的大軍就得餓肚子,所以這也是張獻忠為啥一直流竄的原因。

莫謙的部隊陳兵在黃岡東南城外,背靠巴水和長江,可以說是真正的背水而戰。

這種地形,其實非常不利於作戰,只是莫謙的兵馬都是靠船機動,他也沒想到剛登岸就遇上了張獻忠的隊伍。

張獻忠則在黃岡正東門外,背後一片平原,無遮無攔的,非常適合騎兵衝鋒。

但是張獻忠沒打算用騎兵去衝莫謙的步兵陣營,因為對方背靠水,騎兵靠的是來回衝鋒收割敵人,若是衝了過去回不來,那就成了對方長槍兵的活靶子了,這種低階錯誤張獻忠不可能會犯。

雙方真正能短兵相接的,還得是手裡的步兵。

張獻忠的部隊之所以能打,主要靠的還是機動能力,也就是所謂一兵雙騎,甚至是三騎。

他的部下多是馬軍,來去如風,跟朝廷的官軍打往往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但是進了湖廣境內,平原雖在,但是南方水網密集,水田眾多。

哪怕是強如馬軍,這個時候也只能乖乖的在後面看著,因為田裡馬速根本跑不起來,只能幹看著。

反觀義軍這邊,都是常年在水田裡勞作的漢子,提著刀在水田裡疾走如飛,如履平地一般,對於這種地勢,簡直不要太熟悉。

再加上莫謙快速的就制定了作戰方案,先以炮兵轟他,等敵人靠近了再以轟天雷打擊,相信不出幾個回合,農民軍就要被嚇破膽了。

果然,戰爭一開打,張獻忠就先派了手下的一干烏合之眾前來試探一下莫謙的實力。

這是一群路上裹挾來的百姓,莫謙只那西洋鏡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幫人肯定沒有多少作戰能力。

他對盧照和彭金洪下令道:“第一波攻勢,別浪費炮彈和轟天雷,直接跟他們短兵相接!”

兩位總兵當即就各點了兩千兵馬迎了上去,兩支部隊一交鋒,果然張獻忠的烏合之眾抵擋不住,丟下了五六百具屍體後倉皇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