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攻破蘄州(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慈煙,乃是湖廣的第九代荊王,他是第八代荊王朱由懋的嫡長子,按輩分來講他是當今崇禎皇帝的皇侄。
史書上說朱慈煙多才多藝,天啟三年時,蘄州鄉紳李瓊,嶽鎮華等人重修石鼓寺,朱慈煙作為蘄州名望最大的王爺,自然不能有所表示。
朱慈煙為此也捐了款,並且親自撰寫了《荊國主重修石鼓寺記》,這份記文後來還被清朝康熙的蘄州志和藝文志收取。
表面看這位荊王還真是多才多藝,但其實這人純屬草包一個。
崇禎十年時,張獻忠兵敗,逃入了湖廣境內,時任兵部尚書兼五省總理的熊文燦發文招降張獻忠,張獻忠詐降。
九月,張獻忠跟隨熊文燦路過蘄州,朱慈煙這個草包居然還設宴款待了張獻忠等一群反賊,並且還讓自己的妻妾出來給這群反賊跳舞助興,還拿出荊王府的金銀珠寶炫耀給張獻忠看。
張獻忠詐降,這事連當時只有十六歲的顧景星都瞧得出來,朱慈煙居然看不出來。
崇禎十六年,張獻忠又併入蘄州,直接把已經死了一個多月的朱慈煙的墳給刨了,並且鞭屍,然後棄屍荒野,富麗堂皇的荊王府,也被張獻忠一把火燒的一乾二淨。(這段摘自顧景星的《白茅草堂》,可信度一半一半吧,不過史書上記載,這朱慈煙還真幹過宴請反賊的事,不過不是張獻忠,是跟張獻忠一塊的老回回馬守應和革裡眼賀一龍等五人。
朱慈煙一聽江西的莫賊打了過來,嚇得六神無主,又是寫信急報給在武昌的湖廣知府唐暉,又是叫來蘄州知州唐世照。
唐世照可跟這朱慈煙一般是草包一個,他在接到城外有反賊到來的訊息後第一時間便命人封鎖城門,並且貼出告示,招募城中的百姓守城。
蘄州城一面臨江,三面環湖,處了東城牆沿江所築之外,其餘三向都是臨湖而築。
全城僅有袁市湖和儲家湖的交匯處有一條狹窄的人造通道可供人馬同行。
這地被稱為白馬渡,官府在白馬渡瓦硝壩成橋,成為了蘄州城最重要和最常用的一條路上通道。
唐世照關閉蘄州城的六座城門,又派兵沿著江邊通道沿途建立關隘。
整個城池一下便被防守的嚴嚴實實的,義軍想要攻城,除非一道道的攻破關隘。
哪怕是攻下了關隘,義軍也會因為地形的原因,導致大部隊無法施展開,只能派小股部隊一股股的往上衝。
莫謙看完地形,立刻搖頭說道:“這仗不好打,如果拿弟兄們的人命去填這條攻城的道路,那這仗就打成了添油戰術,咱們哪怕有兩萬人,想要拿下蘄州城,起碼也得死傷一半以上。”
終將一聽,頓時眉頭緊皺,聽大帥這話,這蘄州城莫非打不下來?
“大帥,莫不如讓我帶兵去試試,我就不信這鳥毛的蘄州城還拿不下,咱們弟兄都打了多少仗了,啥時候不是出生入寺,區區一個蘄州,不在話下!”
說話的是新三營的總兵官彭金洪,這廝在連克南康九江兩府後,信心充分膨脹。
莫謙沒有理他,而是對盧照下令道:“馬上給我把昨天繳獲的那十八搜戰船修好,特別注意大炮,明日我要炮轟蘄州城!”
莫謙心想,既然路上作戰不方便,那乾脆用火器打。
剛好昨天繳獲了十八艘戰船,這些戰船雖然遭受到了損傷,但是起碼還能用,最主要的是,船上的大炮好完好無損,完全可以使用。
陸地上施展不開,那就從西面的長江上攻打蘄州的西側水門,先用炮狂轟水門再說。
盧照不敢怠慢,馬上帶著人隨軍的工匠前去伐木修理戰船,工匠們加班加點,在第二天早上之前,終於把戰船修復完畢了。
蘄州城內,知州唐世照和荊王朱慈煙看莫謙昨日退走,還以為這幫反賊拿他們沒辦法,晚上還為此慶祝了一番。
可是結果到第二天早上,唐世照便被駐守城中的副總兵馬人龍給叫了起來。
蘄州城是鄂東最大的一座城池,城中有衛所駐兵五千六百人,但是因為常年吃空餉,五千六百人的衛所到現在實際人數連一半都不到。
蘄州衛所指揮使李齊,是世襲的蘄州衛指揮使,他祖上李梃是跟朱元璋打下計程車兵,官居百戶所,後傳至李信李斌二人,李斌作戰有功,朝廷改李斌為蘄州衛,世襲至今。
蘄州城內除了李齊的衛所兩千多人,還有另外一股官軍。
崇禎七年,張獻忠率部進攻黃安,麻城,朝廷副總兵馬人龍與張獻忠大戰於麻城陰山畈,明軍大敗。
幸虧退休的甘肅巡撫梅之煥帶兵來接應,否則當時馬人龍就被張獻忠一刀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