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乃是大明首都,太祖皇帝欽定的南北二京的南京,又有太祖陵寢在那,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了。

這就等於是祖墳都讓反賊給佔了,反賊還在你家裡吃香的喝辣的,這事不管擱在哪個帝王身上,沒幾個能受得了這種打擊。

看崇禎這意思,朱大啟心裡已經有了計較,皇帝還不想盧象升死,但是也不想就這麼輕易的放過他。

朱大啟內心有了決斷,下朝後他立馬趕到了天牢,親自面見了盧象升。

“盧帥,別來無恙!”

盧象升見到來人是刑部侍郎朱大啟,立馬起身拱了拱手。

“原來是朱大人,大人是來提審本官的嗎?”

朱大啟說:“南京陷落,反賊建國,陛下現在正處於震怒當中,盧帥在河南為何沒把李自成給殺了?”

盧象升嘆了口氣,道:“非是本帥不想殺他,而是此賊太狡猾了,張獻忠要逃,我只能先率大軍前往阻截,欲圖在鄖陽消滅他,沒想到李自成脫困後居然又能東山再起。

我被張獻忠託在四川,沒法動彈,唉!”

“盧帥盡力了,陛下現在還在生氣,下官會為盧帥開脫的,還請盧帥在這牢中委屈一段日子,等過上幾天,下官去為盧帥求情!”

“那一切就有勞朱大人了!”

“客氣客氣,來人,給盧帥換最乾淨的牢房,準備酒菜,給我好好招待!”

有刑部侍郎打招呼,盧象升在牢裡的日子過的自然不差。

不過盧象升下獄的事情傳開後,京師如今人心惶惶,有些官員說陛下太刻薄寡恩了,盧象升立下的戰功簡直數不勝數,如今就因為沒有把李自成給徹底打死,就直接給打入了天牢,這未免讓人太過寒心。

報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有些人家在江南的已經開始寫信回家,準備試探一下門路了。

......

南京奉天殿,又是一日朝會,莫謙已經習慣了每天上朝處理政務的日子。

今天宰相李邦華又拿出了一份奏摺,說的是官場腐敗的問題。

“大王,微臣接到一封密信,有人告密說,南昌知府郭運昌貪贓枉法,在南昌府買官賣官,收受賄賂,包庇親友貪汙。”

莫謙一聽到這話,頓時眉頭皺起。

這郭運昌他還記得,是廣東巡撫熊景齊的好友,兩人在高安一同加入的隊伍。

熊景齊因為能力突出,一路升遷,在廣州臨走時,莫謙把廣東巡撫的大印交給了熊景齊。

而這位郭運昌,則是熊景齊的至交,這人當初在見到自己的時候,還出言頂撞過自己。

莫謙對這個頂撞他的人印象不淺,後來在官員升遷問題上,他還著重的研究了一下此人。

郭運昌在高安加入義軍後,便在高安的一個鎮上擔任鎮長,僅用三個月,他便把一個鎮子管理的井井有條。

因為治理有功,能力又較為突出,郭運昌後來被升遷至分宜知縣,後又升遷臨江知府。

今年正月,郭運昌又升遷南昌知府,可謂是一路都在升官。

攻打南京時,後方糧草轉運,這個人出了很大力氣,從南昌運了五萬石糧草過來。

如今聽到郭運昌貪汙腐敗,莫謙的第一反應就是憤怒。

他問:“李公,這信是何人寫的?”

李邦華說:“寫信的人沒有署名,是一封匿名信!”

“匿名信?匿名信怎可信?這信是怎麼發現的?”

“今早上朝,微臣從家裡出來,在院門被家中的僕人發現的。”

莫謙點了點頭,他說:“既然是匿名,暫且不管,這事回頭再說!”

下了朝,莫謙叫來李邦華,問他:“李公,郭運昌的事,可信度幾分?”

李邦華斬釘截鐵的說道:“微臣一個字不信!”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