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進池州(第3/3頁)
章節報錯
史可法大怒,他作為朝廷的僉都御史,權利極大。
他負責巡撫安慶,廬州,池州,太平以及很那光州,光山,固始,羅田八府巡按。
掌管著八府的軍政大權,知夏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史可法頓時慌了。
湖廣武昌的莫謙自立為漢王的訊息前幾日就傳到了史可法的耳中。
史可法聽到這訊息一開始時還有些嗤之以鼻,覺得區區一個莫問,還動搖不了了朝廷的根基。
但是現在史可法不這麼看了,這反王的大軍都打下了安慶,那豈不是馬上就要兵進南京了。
安慶自古以來便是南京的門戶,且無險可守,如今安慶一下,漢軍定然馬上就要對南京用兵。
史可法立刻開始準備,他急令池州,廬州,太平三府的官軍即刻到安慶東面的池州府集結,並且下令修葺池州城牆,準備在池州阻擋漢軍東進的道路。
二十十八日,莫謙前腳收到盧照催促軍糧是事情,後腳又收到軍中將軍的來信,說盧照在安慶殺降一萬多人。
莫謙大驚,他沒想到盧照居然這麼大膽,敢在沒有軍令的情況下就擅自坑殺上萬降卒,這簡直不敢想象。
莫謙立刻傳召了李邦華梅之煥兩人前來商議。
兩人聽到坑殺上萬降卒訊息後,頓時也是大吃一驚。
梅之煥更是提議說道:“大王,自古以來,坑殺雖為常事,但是殺降不詳啊,近日一次坑殺降卒多達萬人,此訊息若是傳出去,對漢王和義軍的名聲將產生不可挽回的影響,微臣認為,大王應該即刻下令,馬上撤了盧照的一切職位,最起碼也應該將他連降三級,再施以懲戒,如此方能抑制住殺降的風氣。
大王如若對此不作處理,那其他將領便會紛紛學樣,大家都開始殺降,如此一來,有百害而無一利啊!”
李邦華也在一邊附和道:“大王,彬父所言句句在理啊,雖說成王敗寇,但是安慶官軍已經投降,如若不好生善待,只一味殺之,今後恐怕將再無人願意投降了!”
莫謙聽了二位大臣的話,不禁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他已經看完了軍中的來信,知道盧照殺降是因為官軍在安慶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如果換做是他,看到當時那副場景,他也恨不得把那些作亂計程車兵殺個一乾二淨。
但是現在局勢不同了,別說作為現代人的他沒辦法接受殺降這種事情,就是在當朝人的李邦華等人眼中也覺得殺降是一件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哪怕是後事我軍在打敗了敵人後,也不會採用殺降這種處理方式。
有罪可以以後再審,但是一味殺之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經過一番探討,莫謙決定免了盧照湖廣司令的職位,並且將他連降三級,貶官至參將職位。
湖廣司令暫時由他自己親自兼任。
鑑於安慶戰事打的太順,莫謙決定擴大本次戰役的戰果,他命令,前線指揮由彭金洪出任,原前線指揮盧照降為參將,馬上調回武昌。
旨意傳到安慶府,盧照沒有多說什麼,非常坦然的接受了被降職的命令。
他帶著自己收養的孩子,只帶了十名親兵,便跟隨前來傳令計程車兵返回武昌。
盧照一走,安慶戰局便由總兵彭金洪接任,彭金洪在碼頭送走了自己的老表後,轉身就下令全軍準備進攻池州府。
池州府,就在安慶的東邊,過了江就進入了池州府的地界。
過江之後,仔走幾十裡就到了池州府的府城貴池。
此時的貴池城內,史可法早就帶著一萬四千人馬在等待漢軍的到來。
二月二十三日,彭金洪親率水路大軍三萬兩千人,外加隨軍的民夫,共計五萬,號稱十萬人馬,浩浩蕩蕩渡江東進。
二月十四,大軍抵達貴州城外的江面上。
八府巡按史可法縱慾見到了義軍的陣容,當史可法看到五百艘戰艦陳列江面,頓時人都驚了。
他喃喃說道:“沒想到這反賊居然有如此大軍,池州危矣,南京危矣!”八府巡按史可法縱慾見到了義軍的陣容,當史可法看到五百艘戰艦陳列江面,頓時人都驚了。
彭金洪接任前線總指揮,意氣風發,看著貴池城上戒備森嚴,人數眾多,便知道官軍已經有了防備。
彭金洪當即下令,水師對準城牆開炮!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