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派人把自己的四個義子叫了回來,一塊回來的還有駐紮在谷城四周的四萬兵馬。

兵馬一聚集,張獻忠馬上帶兵趕往西北方向鄖陽,羅汝才此時正帶兵駐紮在這。

兩人雖然都投降了朝廷,但是大傢伙心裡都清楚那不過是權宜之計,遲早他們還要反朝廷的。

羅汝才與張獻忠向來友好,最起碼在現在這個階段兩人的關係還是非常好的。

看到張獻忠帶兵前來,羅汝才忙問:“張大哥這是咋了,咋好端端的帶著兵馬來我這了?”

張獻忠說道:“別提了老弟,李自成那傢伙在河南被盧象升打的大敗,僅剩下幾十騎倉皇逃竄,我接到訊息,盧象升已經帶兵南下,左良玉也帶兵西進,咱們兄弟倆都是詐降,朝廷也知道這一點,這一次,朝廷肯定是豁出命去了要跟滅了咱們,現在不抓緊時間跑,後面怕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羅汝才一聽這話,當即不敢耽擱,馬上召集人手,然後殺了鄖陽縣令,夥同張獻忠再度舉旗造反。

此時盧象升已經帶著大軍趕到南陽,聽聞張獻忠和羅汝才降而復判,盧象升罵道:“真是賊心不改,傳令,命左良玉部三日內火速趕往鄖陽,與本帥會和,殲滅張獻忠羅汝才二賊!”

傳令兵騎著快馬來到左良玉駐紮的棗陽縣,左良玉接到盧象升的將令,嗤之以鼻道:“哼,盧閻王當了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官威是一天比一天足了!”

左良玉向來跋扈,藐視上官,殺良冒功是他軍中的常態。

若非張獻忠殺了他親哥哥,左良玉才不會這麼用力跟張獻忠死磕呢。

現在殺兄之仇馬上就要得報了,左良玉倒也沒跟盧象升搞什麼貌合神離,帶著自己的幾萬人馬立刻就出了棗陽,直奔鄖陽而去。

此時張獻忠得到訊息,知道朝廷的兩路大軍正在火速向他圍來,當下不敢耽擱,跟羅汝才一合計,決定往西進入四川。

兩人第一站便是攻打白河,然後南下進攻竹溪。

張獻忠和羅汝才人數加起來足有六七萬人,而朝廷官軍足有十萬之多。

張獻忠知道,自己這幫人都是一群烏合之眾,他那能打的老底在武昌府都給莫謙給打光了,現在就一點老底。

張獻忠沒底氣跟朝廷的官軍硬磕,只能先跑再說。

還是按照以前的老一套,跑到哪,搶到哪,吃到哪,反正就是要把官軍給拖垮,拖累來。

北方打的熱火朝天,南方此時也沒閒著。

莫謙佔領南京後,便派部下大將四處出擊,只用半月功夫,南京周圍的滁州,和州,揚州,鎮江,蘇州等九個州府就全部納入了漢軍的版圖。

降將浙江總兵李澤打仗也十分出力,帶著手下一萬五千人馬從蘇州進入浙江。

浙江巡撫喻思恂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派出去支援南京的總兵,居然帶著浙江兵馬打了回來。

此時浙江境內的官兵幾乎全部被抽調一空,喻思詢手上只有兩千老弱殘兵,外加一千多臨時招募的鄉勇。

偌大的杭州城就靠這三千多人,怎麼可能守得住。

明知道杭州守不住,但是巡撫喻思詢依然決定死守。

喻思詢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中進士的那年,莫謙才剛剛出生。

喻思詢性格脾氣極為執拗,且向來嫉惡如仇。

當年魏忠賢權傾朝野,喻思詢便多次與魏大中等人聯名上奏彈劾抨擊魏忠賢,被天啟皇帝下旨嚴厲斥責。

喻思詢憤怒之下,索性憤然辭職,回家歸養。

崇禎即位,魏忠賢身亡,崇禎便下旨請喻思詢再度復起,出任山西道御史,後來又升任太僕寺卿,沒兩年又升任浙江巡撫。

今年已經六十二歲的喻思詢這會已經沒啥可怕的了,他對崇禎皇帝是感恩戴德。

看到李澤帶兵來攻杭州,喻思詢站在城頭上破口大罵道:“李澤,你身為朝廷總兵,如今委身於賊已經不忠,而今還帶兵來進攻杭州,便是不義,你母親如今就在城中,你帶兵來攻,此時便是不孝,你這不忠不義不孝之徒,還有面目面見浙江父老!”

李澤被喻思詢一番痛罵,頓時臉漲得通紅。

他知道喻思詢罵他是罵得對,但是他別無選擇啊。

他只能硬著頭皮對喻思詢解釋道:“撫臺大人,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當今漢王,乃是仁主,四方百姓皆仰慕漢王德行,各路豪傑紛紛歸附,百姓愛戴,如今大明早已到了病入膏肓之際,無藥可救,撫臺大人何不與末將一樣,開啟城門,投降漢王呢?”

“我呸,你個逆臣,賊子,你自己出賣祖宗,還有臉叫本官跟你一塊不忠,你這逆臣,有本事就來攻城!”

李澤看喻思詢如此固執,不禁開始犯了難。

他對左右部將說道:“你我家眷,皆在城內,先暫且不要攻城,一旦攻城,我怕老巡撫一怒之下,便要拿咱們家人出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