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洪立刻下令大軍在太平府修整,並且去信告訴莫謙,講明瞭南京城內的形勢。

坐鎮武昌的莫謙在接到彭金洪的信後,心裡也是一驚。

他招來文武官員說道:“南京城守備陳光裕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如今正在南京城內等著我去攻,諸位,由於什麼看法?”

剛剛加入的史可法聽到這個數字,馬上站出來說道:“大王,南京城內絕對不可能有十五萬兵馬。”

“哦?憲之為何如此肯定?”

“微臣在太平安慶任巡撫時,便知道南直隸和浙江兩省的虛實,這兩地雖然人口眾多,但是近兩年兩省旱災嚴重,百姓食不果腹,許多百姓為了逃荒,都套入了湖廣江西境內要飯。

兩省雖是人口大省,但是近幾年來,李自成張獻忠在滁州廬州一帶瘋狂進攻,幾乎差點打下滁州府,而今的南直隸,因為連年戰亂,朝廷根本沒多說兵馬。

如今李自成在河南開封一帶流竄,朝廷的官軍幾乎全在河南,南直隸的大部明軍也在河南,此時的南直隸,能湊出三萬兵馬都是難事。

浙江就更不用說了,去年以來,浙江便陷入了大旱當中,百姓逃荒者多達百萬,朝廷根本無力賑災,浙將造反的百姓近十萬之數。

但是他們各自為戰,並不懂得報團取暖的道理,所以浙江的造反一直不算大,但是那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卻牽制了浙江大半的官軍,浙江這時候哪裡還有兵力去救援南京,最多能有三萬。

依照微臣的推算,如今的南京城內,兵馬最多不過七八萬之數,再多就絕無可能了。”

一同分析下來,莫謙聽得是連連點頭,他也覺得南京城不可能藏有十五萬大軍,明朝真要有這麼多軍隊,那他打安慶和太平的時候南京就已經派兵來救援了,何必等到兵臨城下時才亮出這麼多兵馬來。

“但是七八萬人,也是我漢軍一倍之數,咱們兵馬不多,這南京城不一定能打得下啊!”

一旁的李邦華道出了心中的憂慮。

這幾年來,漢軍發展迅速,兵力也由之前的一兩萬人增加到了如今的六個營,人數是翻了幾倍,但是場面卻鋪得很開。

廣東現在兩個營的兵馬在那,錢大有此時正在攻打廣西,戰況如何如今還不知道。

江西倒是有一個營的常備兵馬,但是那些兵馬都分散在各府各縣,一旦抽走的話,那江西就等於沒有防禦,一旦有什麼人帶著大軍打入江西,那老家就危險了。

所以如今莫謙能夠用的也就只有三萬兵馬了。

谷以三萬對陣七萬,而且還是攻城,這仗怕是不好打啊!

相較於李邦華的悲觀,莫謙倒是很樂觀。

他吧目光投向了史可法,問他:“憲之,明軍如今戰力如何?”

史可法搖了搖頭,說:“戰力低下,士兵常年被朝廷欠響,據臣所之,南直隸許多官軍欠響已經多達半年之久。”

“南直隸富庶之地,連南直隸的兵馬都欠響?”

史可法聽到這話不禁冷笑一聲,說:“南直隸雖然富,但是富的事那些達官貴人,鄉紳地主,松江府的徐家,祖上是嘉靖朝的首輔徐階,大王可知徐家在松江蘇州一帶有多少田?”

莫謙搖了搖頭。

史可法伸出兩根手指:“二十萬畝!”

聽到這個數字,莫謙震驚了。

“堂堂首輔之家,居然佔據如此之多的田地,他徐家的那些嘴能吃得完這麼多的大米嗎?”莫謙有些憤怒的說道。

“呵呵,吃不完怕什麼,如今半個天下都在鬧災,大米就是真金白銀,大王可知,一石大米從蘇州運到山西,能賣多少銀子。”

“賣多少?”

“蘇州米家穩定,一石大米不過一兩銀子,但是這一石大米運到山西,那就能賣到五兩一石,甚至更多。”

“如此暴利?可是蘇州去往山西,必須經過河南,河南一帶正在鬧匪,他們是怎麼運過去的?”

“徐家手眼通天,他們自然有自己的渠道。”史可法說。

“哼,寡人聽聞嚴嵩倒臺後,徐階便是大明第一貪,如今看來,名不虛傳啊,像這種大地主,等寡人打下南京後,必抄他的家!”

生氣歸生氣,正事還是得討論。

如今兵力不夠,南京城要不要打,怎麼打,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