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伐果斷(第1/3頁)
章節報錯
命令下達三天後,全贛州府共有五十三戶地主鄉紳主動上交了田產地契,但是卻沒有一戶人家上交糧食的。
還剩下了十七戶大戶既沒有上交糧食,也沒有上交田產地契。
這些人在贛州個頂個的屬於高門大戶,其中還有幾人家中在朝廷任職的高官。
他們以為莫謙新到贛州,不敢拿他們這些人怎麼樣,還態度極為惡劣,有惡奴甚至還拿棍子打跑了莫謙派去的人。
坐鎮贛州城的莫謙得知此事後,立刻下令,命令大軍出擊,將這十七戶不交田產不交糧食的高門大戶滿門抄斬。
一時間贛州城殺的人頭滾滾,有人對莫謙說連殺十七戶,一百多條命,是不是太過殘忍了。
莫謙卻不以為然,他已經給了那些鄉紳地主三天的時間,是他們自己選擇了滅門,這怪不得莫謙心狠手辣。
贛州地方太過雜亂,這地方不同於贛中和贛北地區,贛州地區械鬥極為厲害,雖然土地因素不可避免,但是這些鄉紳地主也沒少火上加油。
贛中贛北地區雖然也有械鬥,但是卻遠沒有贛州如此激烈。
再加上贛州本就地少山多,百姓全指望著那點田裡的稻米過活,這些鄉紳地主佔據了贛州七成五以上的土地,他們不事生產,卻掌握了贛州糧食產糧的八成,簡直就是一群吸血的螞蟥。
想要給贛州百姓一個美好的未來,不推倒之前的財富利益分配,那是絕不可能有未來的。
用十七戶的人頭來換取贛州的百年太平,這完全是值得的。
更何況這些高門當戶又不是什麼好鳥,就算是家裡有幾個良善,在這種情況之下也難免了。
連殺十七戶地主,贛州其餘地主瞬間被鎮住了,之前還叫著家裡沒有存糧的大戶們紛紛主動上交家中的糧食,美其名曰資助義軍。
莫謙對此心中瞭然,他沒追究那些地主,還給他們每戶留了三百石糧食,也算是給這些地主一些過活的吃食了。
莫謙用雷霆手段瞬間就震懾了贛州全府,連南安府的地主們聽說此舉後也趕緊帶著家丁上交家產。
給了家產起碼還能活命,不給家產,那真的是要全家殺頭的。
短短半月功夫,南贛就煥發出了新的面貌,百姓們得了田,又從義軍手中分了糧食和種子,家家戶戶都盼著明年能夠風調雨順,期待來個大豐收。
解決了贛州問題,莫謙便把目光投向了廣東的北大門,和平縣。
和平知縣得知莫謙大軍攻佔贛州,馬上就意識到義軍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和平。
他深知和平一個小縣,無險可守,又無重兵,定然擋不住義軍的猛攻。
知縣帶著小妾和金銀連夜出逃,一口氣直接跑到了廣州府。
莫謙先派先鋒易九率兵一萬南下,一萬義軍日行八十里,在短短的七天之內連克七城,訊息傳到廣州府,廣州知府李恢先得知訊息後,立時感覺不妙。
兩廣總督熊文燦已經調任湖廣,現在新任總督朝廷還未派來,廣東其他倆司衙門的兩位按察使得知義軍南下的訊息後,居然連夜出逃廣西,還打著巡視地方的名義。
李恢先得知兩位按察使跑路,氣的直接罵人。
但是沒辦法,義軍大軍再過幾天就要兵臨廣州城下,作為廣州知府,李恢先不得不面對這個現實。
他立刻召集各路兵馬開始聚集廣州府,並且招募鄉勇,開啟官倉放糧,號召百姓參軍守城。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短短七天時間,李恢先便徵集了一萬五千多人。
換上倉庫裡陳年老舊的鎧甲,這一萬五千人看起來還挺有模有樣的,不懂兵事的一看還以為這是訓練有素的精兵。
農曆十一月二十二日,義軍先鋒大將易九一路勢如破竹,大軍於二十二日下午抵達廣州府番禺縣城外。
看著一萬大軍在城外耀武揚威,李恢先心裡是既驚又恐,他沒想到義軍居然如此迅速,才短短七天就殺到了廣州城下。
看著自己招募而來的一群鄉勇,李恢先心裡還真是沒幾分把握,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廣州城。
易九抵達番禺後,並未著急發起進攻,而是派兵在廣州府境內搜查官軍,見到小股部隊就直接滅了。
兩天不到的功夫,廣州府外圍便被清掃乾淨,二十五日,莫謙率領大軍趕到。
來到城下,莫謙看著高大的城牆嘆道:“又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