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中無糧(第1/3頁)
章節報錯
城外軍營中,莫謙在回絕了三名土匪不合理的要求後,立刻把錢大有叫了過來。
“剛才贛州的三大土匪來找我了,說要跟咱們一起攻打贛州城,事成之後,要我把贛州府給他。”
“大帥您答應了?”錢大有驚訝的問道。
莫謙搖了搖頭,“我怎麼可能會答應,我帶了五萬人馬來打贛州,他幾千土匪憑什麼跟我爭贛州府,你派一千精兵,給我把手在贛州城外各處隘口,若是有土匪來騷擾咱們,別客氣,直接滅了他。”
“是!”
第二天一早,加長的雲梯製作完成,莫謙親自從火器營調了五百顆震天雷,勢要把贛州城一舉拿下。
在攻城之前,義軍還是老傳統,先拿紅衣大炮轟,再配合投射轟天雷上城牆,很快鎮南門外便瞬間成了煉獄戰場。
潘曾竑未曾想到莫謙的火力如此兇猛,在南城門上八百多士兵來不及撤下,幾乎直接報銷了。
好在贛州城修建的極為堅固,在城牆的下方還有幾十個窯洞,窯洞是在厚重的城牆裡直接砌城牆起來,炮火猛烈時候,官軍全部躲在窯洞。
炮擊持續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時間,一炷香過後,炮火變得稀疏起來。
潘曾竑立刻意識到義軍要攻城了,作為文官,潘曾竑親自拿起戰刀對呆在窯洞裡士兵們喊道:“快,上城牆,敵人馬上要攻城了。”
一千多官軍立刻抄起武器登上跑上城牆,剛到城牆上,便看見城下烏壓壓足有小兩千人正殺奔過來。
贛州兵馬名義上有一個衛,但是城中其實官軍不過才兩三千人,剩下的兩千人馬都是潘曾竑上任以後招募的贛州百姓。
贛州百姓比贛中贛北百姓可狠多了,他們大多講客家話,平日裡好勇鬥狠,村與村之間有時候為了一處水源能夠發生上千規模人數的協鬥。
潘曾竑看上這群客家人的狠勁,後世稱之為江西斯巴達,潘曾竑出了大價錢將這群人招入了官軍當中。
潘曾竑有勇氣守住贛州城,靠的就是手下這群亡命之徒。
但是械鬥畢竟是大型群毆而已,與戰場上的廝殺可完全不同。
臨陣作戰,靠的是陣型和隊友的配合,義軍計程車兵整日操練陣型,五人一小隊,由伍長率領,五人中有盾牌手,長槍手,長矛手,伍長和一名負責收割人頭的。
五人各司各職,除非上級有軍令,需要徵調清一色的某一兵種,這才會出現缺人的情況。
不過那種都是臨時徵調,一般大戰之前就會安排好。
五人小隊按順序往上爬,最先上去的就軍官,其次才是士兵。
這是義軍的十九斬中可是寫入了軍紀的,軍官必須帶頭衝鋒,若是軍官怕死,等仗打完,怕死的軍官將會立刻被斬首。
這條軍紀雖然很殘酷,但是卻極大的提高了義軍將士的戰鬥力,當官的都不怕死,當士兵就更不怕了。
打仗最怕的就是軍官在後面指揮著喊給我衝,這種部隊一旦遇上軍官帶隊衝鋒的軍隊,基本是沒有多少勝算的。
只有喊出跟我衝,這才能激發基層士兵的鬥志和勇氣。
贛州城牆上豎著幾十張雲梯,義軍士兵每往上爬一步,都得付出生命的代價,短短半柱香的時間,莫謙就透過西洋鏡看到有十二名伍長陣亡。
看著那些曾經的老兵一個個陣亡,莫謙的心裡在滴血,但是他知道,統一天下可不是光靠嘴皮子喊喊就能成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更遑論一個帝國的誕生。
“大帥,贛州的守軍戰鬥力不俗,看情況,咱們已經死了快一百人了。”錢大有站在莫謙的身邊,看得心裡極揪心。
此時贛州城外的山上,剮刀總正興奮的跟閻王總彙報說:“大哥,那姓莫的開打了,我前面的探子說,這姓莫的在贛州城下丟了三四百具屍體,連贛州的城牆都沒上去。”
聽到訊息的閻王總點了點頭。
“繼續盯著,等他們打的兩敗俱傷了,咱們再上,讓弟兄們把刀磨磨,好久沒開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