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快馬出了武昌城,出城之後,錢士升氣的將馬鞭甩在地上破口大罵道:“哼,反賊就是反賊,永遠等不得大雅之堂,等剿滅李自成,我一定力諫陛下除了此禍害!”

被錢士升引以為傲的詔安政策就這麼完成了,錢士升回到北京向崇禎復了旨。

崇禎問他:“錢愛卿,那莫問你可見著了?”

“見到了!”

“他...長什麼模樣,多大年紀?”

“長的很是醜陋,二十來歲,說話極為粗魯,一看便是沒有讀過四書五經之人!”

“才二十來歲?”

“確實如此。”

崇禎看錢士升臉色不是太好,便擺了擺手:“錢愛卿一路辛苦,下路歇息吧!”

“謝陛下,微臣告退!”

錢士升離開後,崇禎叫來同錢士升一同前往湖廣的錦衣衛密探,問他:“把你在武昌看到的一切,詳細向朕說來!”

......

莫謙白得三萬兩白銀,又得了一塊黃布,成了名副其實的江南總督。

不過這江南總督管轄的地界還是他自己佔領的這點地盤,沒有啥變換,但是莫謙卻有了合法的身份。

他知道,所謂的詔安不過是朝廷的緩兵之計,朝廷需要緩口氣,他自己本人也得緩口氣。

俗話說一口吃的太飽,那就得留出點時間讓胃來消化一番,如果不經過消化又繼續猛吃的話,不但吃不下去,還搞不好會因為反胃把之前吃的東西全吐出來。

吐出來倒也罷了,萬一吃的撐死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莫謙現在就急需要時間來消化自己佔領的地盤。

隨著各地書院的復課,莫謙也開始著手把教育的事情提上議程。

他的均田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百姓有了田以後能夠安居樂業,孩子去讀書也不用擔心家裡沒飯吃,反正義軍政府會發放兒童糧,雖然不多,但是足夠孩子吃飽。

又到了收稻子的時間,莫謙換上了短衫,紮起了褲腿,帶著一群官員親自來到田裡收起了稻子。

金黃色的稻子一茬接一茬的被割倒,最後變成一顆顆燦爛的糧食,被人挑到曬穀場暴曬,脫水。

收完稻子犁完田,立馬又栽種晚稻,江南炎熱的天氣給了稻穀一年倆熟的條件,僅此一項,百姓在秋天每畝地便能多打三到四石稻穀。

別小看這些稻穀,按照每人每天半斤米的標準來算,一石稻穀足夠一個人吃上半年多了。

一畝地光晚稻的收成就夠百姓一家人小半年的口糧,每家每戶起碼都分了七八畝田,這麼多田種出來的糧食根本吃不完。

百姓們把多餘的糧食賣給義軍政府,義軍政府會統一到村裡收糧,而且對於糧食絕對不會短斤少兩,給的價格也與市場價齊平。

江西湖廣長沙府一帶的稻穀豐收,引來了浙江南直隸兩省糧商的青睞。

許多糧商帶著大船逆流而上,來到武昌南昌長沙各地收糧,甚至連朝廷都藉著糧商的名義前來收糧。

這麼大的動靜很快引起了義軍政府的注意。

民政司司長曹國祺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總督莫謙,對莫謙說道:“主公,各地糧商蜂擁而至,且正在加價收糧,民政司給出的價格比他們都低,現在百姓都不賣糧給咱們,賣給他們了!”

“他們多少錢一石?”

“大米二兩銀子一石。”

“什麼?狗日的東西,敢跟我搶生意!”

莫謙的官方收米價格不過才一兩八錢,這幫混賬到好,直接把價格提高到了二兩。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