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回鄉丁憂(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江渡口碼頭一艘客船上,劉五身上穿著五十兩銀子,小心翼翼的坐在船艙的角落裡。
他渾身穿的髒兮兮的,看起來就如同一名逃荒的百姓。
他從宜春出來已經有好幾天了,坐船一路來到南昌,又從南昌花了錢坐船到九江。
他懷中揣著五十兩的碎銀和一封書信,碎銀子是曹國祺給他的,是他前往山西的路費。
書信是主母寫的,主母寫完信交到他手裡的時候叮囑過他,如果路上發生了意外,無論如何也不能把信給丟了,如果他遭到生命危險,哪怕最後一刻,也要把信毀掉。
劉五知道,這封信是主母寫給她在朝廷當大官的父親的。
劉五自打在宜春跟著大王造反以來,就一直在大王的親兵隊裡待著,後來親兵隊一分為二,有十人被調派到了大王夫人,也就是主母楊素心的身邊充當保鏢,主要任務就是保護主母的人身安全。
劉五把這封信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還要更重要,為了不引人注意,他特意把自己打扮成一名流民的樣子。
坐船時,他跟船老闆講了半天的價,最終以二十文的價格說服了船老闆載他過江。
之所以要講價,劉五就是要讓人覺得,他是個窮人,身上身無分文,讓那些打劫的別打他注意。
船艙之中坐滿了人,多數人都是平頭百姓,也有幾名讀書人。
他們搖頭晃腦的不知道在那說些什麼,劉五豎起耳朵聽了一會,這才知道這些讀書人討論的原來是國家大事。
有位書生愁容滿面的說道:“聽說前兩月,五省總督洪承疇命總兵曹文詔直搗流寇的老巢,曹文詔率領侄子曹變蛟和曹鼎蛟,叔侄三人親率大軍在金嶺川大敗反賊,只可惜兵力太過懸殊,最終兵敗,曹總兵自殺殉國,可謂壯烈!”
“現今反賊正與洪承疇在關中大戰,這場惡戰又不知道要打到幾時!”
“反賊二十幾萬兵馬,洪總督不過七八萬人,此戰勝負難料啊!”
此話一出,倉中讀書人盡皆沉默,不再講話。
劉五聽完這幫書生的對話,這才知道現在北方的反賊已經有二十幾萬兵馬了,不禁心中有些吃驚。
他原本以為自家大王有兩萬人馬就已經是很厲害的人物了,卻沒想到在北邊居然還有二十幾萬人馬的反賊。
看來這爭天下的也不止他們大王這一路人馬了。
劉五把這情報默默記載心中,想著等送完信回到宜春便把這事告訴自家大王,好讓大王以後多加小心。
過了一陣,劉五跟隨眾人在碼頭登岸,他先是花了幾十文錢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棧住下,然後又跟店小二打聽最近有沒有往北去的商隊。
商隊一般都有車馬,而且人也多,劉五知道,這年頭如果單獨一個人外出,那是極有可能遇上土匪的。
想要保障自己人身安全,就必須得跟著大隊人馬走,而現在各地都有商隊,商隊都是成群結伴的,而且商隊都養了會功夫的打手,如果能搭上一個商隊,那安全係數就大大提高了。
果然,店小二很快便告知他明天有黃州的一隊商隊會北上去京城。
劉五一聽大喜,又花了十文錢問店小二買了商隊的資訊,還拖店小二幫忙把他弄到商隊去。
店小二常年跟商隊打交道,對於這種事可謂駕輕就熟。
他很快便幫劉五搞定了此事,第二天一早,劉五便跟上了這支商隊,一路北上前往京城。
商隊走的很快,從黃州出發後僅只走四十五天便趕到了京城。
一到京城,劉五便跟商隊的人道了別,他已經跟商隊的人混的很熟了,很快便在商隊商人的介紹下,搭上了一支從京城出發去往陽和的商隊。
這一路上還算和平,劉五都沒遇上什麼危險,反而還結交了不少朋友,對整個大明也基本有了一個認識。
期間有商隊的人問劉五是哪裡人,劉五沒有隱瞞,直說自己是江西袁州府的人,去陽和是去投靠自己的叔叔的,他叔叔在陽和的軍中當了一個小官。
眾人一聽是當官家的子弟,自然也沒多想,反而對他多有照顧。
等劉五跟著商隊抵達陽和衛的時候,已經是崇禎八年十月初了。
十月的山西陽和衛風沙遍地,溫度很低,很冷,宣大總督府內,剛剛上任一年總督職位的楊嗣昌愁容滿面。
自開春以來,山西已經一年沒有下過雨水了,今年山西也發生大旱,糧食顆粒無收。
楊嗣昌身為宣大總督,總攬宣大,山西等處的軍務糧餉大事,山西絕收,他這個宣大總督愁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