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北上馳援(第3/3頁)
章節報錯
可惜傳令兵的速度不夠快,捷報一直等到大年初五才送到崇禎的手裡。
大明崇禎九年,正月初五,在紫禁城中的崇禎皇帝此刻正在焦頭爛額。
據負責剿匪的五省總督洪承疇所奏,反賊高迎詳李自成正在率部東圍廬州,並且此刻正在猛攻含山,和州,滁州等地。
當地的守將根本無力抵抗,只能拼命向朝廷請求援兵,而此刻的洪承疇則正在漢中一帶,根本沒法快速馳援廬州滁州等地。
崇禎接到戰報急的不行,廬州府等地距離南京太近,當初中都鳳陽被反賊燒燬的情形還歷歷在目。
崇禎生怕這群反賊會打下廬州,然後又向東進攻。
南直隸可是朝廷重要賦稅錢糧來源,如果讓這群反賊們把南直隸給禍害了,那對大明的國力將會給予沉重的打擊,到時候損失又不知道會有多少。
正當崇禎急的焦頭爛額的時候,忽然門外太監來報說江西的盧象升有奏摺呈上來。
崇禎一聽盧象升有奏摺來,趕忙喊道:“快快快,呈上來!”
當崇禎看到盧象升的奏疏,頓時大喜,他拍案說道:“盧象升不愧是知兵之人,才短短五日時間,便一戰收復了廣信府全境,並且誅殺了妖道張普微,諸位愛卿,這可當真是可喜可賀!”
盧象升在崇禎心中可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臣子。
當看到盧象升收復廣信全府的訊息,崇禎大喜,他忽然想到盧象升此刻還是五省總理。
這負責剿匪的五省總理剛好管著南直隸,再一想南昌距離廬州距離並不算遠馬上說道:“傳旨,命盧象升率兵北上,馳援廬州滁州!”
盧象升在南昌沒有等來崇禎犒賞眾將的旨意,等來的反而是一道命令他帶兵北上的命令。
當接到聖旨的那一刻,盧象升才知道流寇已經竄入了南直隸境內。
盧象升身為剿匪的五省總理,對於竄入南直隸境內的流寇們自然有著剿滅的職責。
他當即接了聖旨,連歇息都敢歇息的,馬上帶領一萬五千人馬乘船從南昌出發,沿途又從九江徵調了三千石糧食,又令已經逃回安慶的劉良佐出兵一萬,隨他一塊北上馳援廬州府。
劉良佐自從兵敗臨江後,被一群忠心的手下拼死護送著逃了出來。
他們在瑞州只短暫的歇息了一天,便又匆匆的北上,一路往北逃,一直逃回了宿松老家。
崇禎雖然氣憤劉良佐打了敗仗,但是卻並沒有撤他這個安慶總兵的職位。
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大明太缺有能力的武將了,劉良佐雖然這次打了敗仗,但是他之前還是打過很多勝仗的,剿滅了不少反賊。
崇禎念他往日的功勞,給他下了一道聖旨,命令他戴罪立功,還是官居安慶總兵。
劉良佐還當著朝廷的總兵官,但是現在他有了一個頂頭上司,那就是五省總理盧象升。
盧象升對五省有這絕對的軍事指揮權,劉良佐雖然是總兵官,但是也得聽這個總理的話。
劉良佐回到安慶後又招兵買馬,很快便又招了三萬將士。
當盧象升的調令發來後,劉良佐氣的罵娘拍案道:“日他奶奶的,老子才剛剛拉起隊伍,他盧象升就要調走我三分之一的人馬,這讓我這個總兵官還怎麼當?”
副將們看大帥發火,便撿起地上的文書觀看。
發現這是五省總理發來的調兵命令,一名副將便上前勸道:“大帥,盧象升畢竟是您的上級,這命令您不得不聽啊,萬一您抗命,他盧象升向皇帝打您的小報告,那您這個總兵官可就真的危險了!”
劉良佐一聽這話,頓時醒悟過來,他無奈說道:“你,帶一萬兵馬,隨他盧象升跑一趟廬州,記住,千萬別衝在前面!”
“大帥放心,卑職明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