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上又加了幾桌人,一下子這酒桌上的氛圍就更加熱鬧了。

酒過三巡,熊景齊身邊的一位朋友起身對莫謙問道:“請問大王,不知大王對現今的形勢有何看法?”

莫謙放下酒碗,眼睛看向那名提問的男子,只見他年約三十,下巴上留著一小撮鬍鬚,看起來很是成熟。

不過一上來就問這麼尖銳的問題,而且問的這麼直接,這讓莫謙心裡有點不爽。

“敢問這位是?”

“哦,鄙人九江府秀才,郭運昌!”

莫謙一聽他三十歲了還是個秀才,而且還如此沒有禮貌,不禁冷冷的回問道:“原來是郭兄,你是問江西一地呢,還是問的全天下的?”

那人回道:“自然是天下大勢!”

“十年之內,大明必亡!”

“哦?大王為何如此肯定?”

“大明早已病入膏肓,如今河南陝西山東等地流寇肆虐,關外韃子又虎視眈眈。大明朝廷現今兩面作戰,可是天下又災害頻發,說十年我都保守估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不出七年,大明就要滅亡了!”

“敢問大王,這個意外指的是?”

“這個意外自然是我咯,我要是進展順利,不需要四年,我便能橫掃整個江南,再給我三年,我就能帶兵打入北京。所以我說,不出七年,我就能滅了大明!”

眾人聽了這話不禁面面相覷。

眼前這名年輕的反王得是有多大的自信啊,居然敢說只要七年便能打進北京,這怕是在痴人說夢話吧!

熊景齊等一行人沒一個相信莫謙六年能滅掉大明的,但是在場的諸位將領卻覺得大帥說的話完全就是有可能的。

自去年造反以來,大帥只要出征,那是百戰百勝,還未嘗一敗。

七年打進北京城,這並不算什吹牛。

“敢問大王,大王為何如此確信,七年便能打進京師。”

莫謙笑了笑,回答他說:“這個問題我沒法具體回答你,不過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親眼見證我的奇蹟。”

說完,莫謙便不再回答他們的問題的,轉而跟自己的手下將領們喝酒。

見莫謙不再說話,熊景齊用手拉了拉他身旁的男子,小聲說道:“運昌兄,你先坐下!”

男子坐下,端起酒碗喝了一口,酒席散掉之後,熊景齊便和他的同窗回到了之前住宿的客棧之中。

一回客棧,那名男子便對眾人說:“這位莫大王如此自信,揚言七年滅了大明,諸位,你們怎麼看?”

眾人聽到這話,都默不作聲,他們都是聽了熊景齊的話,想結伴一塊去袁州找莫謙投靠的。

結果沒想到剛到高安便遇上了莫謙攻城,來的好不如來得巧,幾人一商議,乾脆就趁著這個機會去見見這位反王。

結果沒想到下午見了一面,大傢伙對莫謙有了看法,覺得這人太會吹牛了。

只有熊景齊不這麼認為,他跟自己小舅子書信來往很多,對於莫謙的過往也基本瞭解了個七七八八。

他起身說道:“運昌兄,各位同窗,我覺得這位莫大王並沒有在吹牛,此人去年才造的反,舉旗至今也不過才一年而已。

僅一年的時間,他便打下了四府之地,標下有兩萬精兵,敢問諸位,現今的江西省,全省加起來都不知道有沒有兩萬兵馬。

再且,我聽說,前兩任巡撫的死都跟此人有關。

兩任巡撫派兵來剿他,結果仗沒打贏,自己反而被氣的病死了。

我聽成康說,這位大王可是厲害的很,義軍有兩萬兵馬,人人都以這位莫大王馬首是瞻,軍隊對他的忠誠度極高。

此外,袁州等各地的百姓對他也很是愛戴,歸其根本乃是他推行的均田策。

他的均田策可是一個大殺招,對百姓的誘惑力無疑是巨大的。

我遍觀當今天下的群雄,還沒有哪個造反的有他這種本事的,不光能打下城池來,而且還能守得住。

再觀河南陝西等地的流寇,比之起來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運昌兄,今日咱們太過唐突了,我看那位莫大王似乎被咱們問的有點不高興,所以故意如此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