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不攻自破(第3/3頁)
章節報錯
鄉紳地主們豈能不知盧象升話中的道理,可是自己割自己肉這種事情,世間又有幾個人能輕易的做到。
盧象升看大夥都不表態,當下也不再多說什麼,他起身說道:“本官也不多說什麼廢話了,三天之後,本官在南昌府的官倉等候諸位運來錢糧。
本官要求不高,每家每戶,糧食三千石,白銀倆千兩,誰給的數目不夠。本官就派人親自到他府上去取,告辭了諸位!”
盧象升大步離開議事廳,只留下一群鄉紳地主們面面相覷。
一名地主生氣道:“太過分了,太過分了,這哪裡是什麼五省總理,江西巡撫,這分明就是一個土匪,連土匪都不如。”
“哼,我看他盧象升是不想當這個江西巡撫了,我這就寫信給我在京城的叔父,讓他參這盧象升一本!”
其餘鄉紳地主也紛紛附和,說要回去找人彈劾盧象升。
很快眾人便回到各家,他們拿出紙筆寫起了信件,這年頭,誰家還在朝廷沒幾個當官的親戚啊。
一時之間南昌前往京師的道路上信使來來往往的,好不熱鬧。
而此時的袁州府,莫謙卻正在整備兵馬,隨著夏收的結束,莫謙把目光投降了瑞州的官倉——瑞豐倉。
瑞豐倉是朝廷在瑞州設定的一個大型糧倉,專門用來儲藏糧食。
瑞豐倉規模龐大,能儲存糧食六萬多石,是江西中北部最大的一個糧倉。
現在夏糧剛剛結束,瑞州官府趁著莫謙還沒領兵北上的空隙,瑞州知府陶履中派人把瑞州各處的夏糧全都徵收完畢後存入瑞豐倉中。
今年天氣正常,並無水災旱災,瑞州的夏糧得到了大豐收,一州之地光徵糧就多達兩萬多石。
莫謙剛把袁州的夏糧給徵收完,立刻又把目光瞄向了瑞州高安的瑞豐倉。
這可是個大糧倉,裡面儲存的糧食足夠他供養大軍兩三年有餘。
這麼大一個寶藏就在身邊,他莫謙沒有理由放過。
他親自整備兵馬,帶了一營兩個旅六千兵馬,並且帶上了火器營的一千人北上。
七千大軍浩浩蕩蕩從宜春出發,北上從萬載轉道向東,七月初五,大軍進抵高婁橋,高婁橋本來有守軍一百八十人,在莫謙打敗劉良佐後,陶履中生怕莫謙乘勝北上,所以便把高婁橋的守軍調回高安守城。
義軍度過高婁橋,繼續向東,當天晚上便到達麻塘。
上高知縣陳儀晚上才接到訊息,得知莫謙親自領兵北上,陳儀被嚇得連夜收拾了細軟,帶著幾個僕從便逃往高安。
等到第二天莫謙領兵來到上高縣城外,卻只見縣城大門洞開,城牆上掛著一竿白旗。
上高縣城不攻自破了!
縣丞王國楨並不知道知縣昨晚獨自跑了,等到他第二天一早起來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這個縣丞已經成了上高縣的最高行政軍政長官。
可是他這個臨時一把手當權的第一天,居然就碰上七千大軍攻城這麼倒黴的事情。
王國楨思來想去,心想知縣都棄城而逃了,他這個縣丞總不能死守到底吧!
再說上高這屁大點地方,哪裡有幾個兵能守城,僅有的幾十個衙役中其中都有一半逃亡了。
王國楨一想,守肯定守不住,守城必死,他心一橫,直接豎起白旗,投降了!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