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終得明主(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邦華帶著家僕又挑著金銀回來了,粱士濟一聽李邦華人回來後,馬上下了城樓親自迎接。
一進城門,李邦華便看見粱士濟帶著一群人在城門口站著。
“李公,你見到那反王莫問了?那莫問沒有為難李公?老夫還以為你此去怕是不能全身而回了。”粱士濟走上前拱手說道。
李邦華左右看了一眼,細聲說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你隨我回府,到府上再與你細說。”
粱士濟一聽,忙問:“我若一走,這城防可咋辦?”
“不會有人攻城的,先隨我回府!”
粱士濟一聽秒懂,馬上跟著李邦華的腳步回到了李府。
一回到家,粱士濟便迫不及待的問:“李公,此去到底如何啊,你與那莫問談的如何?”
李邦華對粱士濟淡然笑道:“梁兄勿怪,那莫問對我多有禮遇,連我帶去的金銀都沒要。”
“沒要金銀?”粱士濟有些驚訝,這些反賊,不應該個個都見財起意麼,怎麼會把這送上門的銀子不要呢?莫非是嫌少?
“李公,難道那莫賊嫌棄金銀太少?”粱士濟追問道。
李邦華擺了擺手,說:“非也,那反王莫問非貪財之人。”
“不貪財?那他好色?”
“他僅有一結髮妻子。”
以往賊人造反,大多數是活不下去的人,這些人要麼是好色之徒,要麼是貪財之人。
“既不貪財,也不好色,那他造反是為何?”粱士濟有些不懂了。
李邦華見粱士濟有些不解,只好跟他解釋道:“我與那莫問座談一個多時辰,梁兄可知,那莫問今年多大?”
粱士濟想了下,伸出三根手指道:“起碼三十多歲了吧?”
李邦華搖了搖頭,伸出倆根手指說道:“還不到二十,他只有十八歲!”
“什麼,才十八?”粱士濟呆住了,他竟然被一個十八歲的孩子給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就能把半個江西攪的天翻地覆,連前任巡撫都間接死在他的手裡,此人是何出身?”
李邦華拉著粱士濟坐下說道:“我與你細細說來.....”
兩人在書房裡一直聊到傍晚,直到家丁端著飯食進來時,李邦華才停止了二人的交談。
“梁兄,我與那莫問已經達成了共識,明日一早,咱們便開城投降,梁兄家在南海,那莫問不會問難你,他會給你條小船讓你北上去新淦,回頭你就跟朝廷說,峽江城破,你被一群親兵拼死護衛著殺出重圍,峽江其餘官員,盡皆戰死,如此一來,梁兄可保家族不滅,性命得存。”
“那李公您呢?”粱士濟緊緊盯著李邦華的眼睛。
李邦華楞了一下,回答說道:“我對朝廷對皇上忠心耿耿,奈何這一腔報國之心無處效力,大明朝弊病太深,遍觀群臣,任誰來也已經無力迴天,我已經答應莫問,出任他軍中軍師一職。”
粱士濟聽完不禁頭低了下去,他悽慘說道:“李公全家老小皆在峽江,想要降賊,我梁某人自然無話可說,不過李公,你確信你做的決定是對的嗎?那個小娃真的值得你拋棄這一輩子的名聲去追隨嗎?”
李邦華聽了這話不禁沉默了好久,過了一會,他堅定的說道:“若論大明朝誰人能救我說不上來,但是若說十年之後誰能定鼎天下,非這小娃娃不可!”
粱士濟看他語氣堅定,便知道自己想要再勸已經無用,他起身深深的給李邦華鞠了一躬,說:“既然李公已經做了抉擇,那我也不再相勸了,只可惜未能見著那娃娃的模樣,我倒想親眼目睹一下,這個才十八歲的少年,到底有何異處,能讓堂堂朝廷的前三品大員甘心效力!”
李邦華莞兒一笑,說:“你想見他,那也容易,咱們現在便出城,想必我那小友還未睡下!”
粱士濟一聽不禁來了興趣,他說:“既如此,那咱們便出城一見!”
......
傍晚,莫謙獨自坐在帳中吃晚飯,一碗米飯,一碗豆腐,再加一碗白開水,便是今天的晚餐。
其他軍士跟他吃的差不多,但是沒有豆腐,比他更差,行軍作戰時,大軍的伙食就會差很多,基本都是白米飯加一些醃菜之類的。
有時候行軍太急,來不及做飯時,將士們都是吃速食米飯,這是一種用煮熟的米飯和幹米飯做成的,吃飯的時候拿熱水一泡就成了速食米飯。
能吃上一碗豆腐,已經是一頓非常豐盛的晚餐了,就眼前這碗豆腐,還是廚子特意從鄉下百姓家中買來的。、
莫謙今日淋了些小雨,廚子怕大王生病,特意跑到幾里地外的村裡買了四塊豆腐。
莫謙沒有拒絕下屬們的這些好意,因為他的體質的確不怎麼好,他的前身這具身體,實在是太差了,在縣學讀書,連飯都不怎麼能吃飽,營養差的太多。
這些日子又天天呆在軍營,而且長途跋涉,一淋雨,莫謙這個小身板就有些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