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易大勇升官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城頭上的人一聽李邦華這話不禁驚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李公,反賊皆是不知禮儀之人,李公怎能以身犯險?”
沒想到李邦華卻擺擺手道:“士濟此言差矣,我住盤古老宅時,便多有聽聞莫問此人的訊息,聽聞此人乃是我朝秀才出身,熟讀四書五經,也是受過聖人教誨的。
此人在袁州造反,然而卻對袁州百姓秋毫無犯,還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席捲袁州吉安兩府,現今他大軍壓境,峽江城小,又無險可守,破城只是時間問題。
我去他營中,與他談判,為全城百姓和這三千鄉勇搏條生路,想必他不會為難於我,”
粱士濟一聽忙說:“李公,萬一那莫賊對你不利怎麼辦?”
李邦華看了他一眼道:“不過一死而已,城破亦是死,死則死耳,有何懼之,為了全城百姓而死,我李邦華死得其所!”
城牆上的守城鄉勇們聽了這話不禁對李邦華肅然起敬,心道李先生不愧是朝廷棟樑之臣退下來的。
李邦華為官清廉,家中並無多少家資,湊來湊去,也僅僅只湊出五百兩白銀,還有一些不怎麼值錢的玉器翡翠之物,這些東西有的是朝廷的賞賜,有的是門生故里們的孝敬。
雖然不多,但是對於李邦華來說卻是一筆鉅款了。
準備好財務,李邦華命人開啟城門,帶著一名家丁就往反賊的大營走去。
粱士濟在城牆上目送著李邦華的離去,出了城門,李邦華回頭看了一眼城牆,朝站在城牆上的粱士濟拱了拱手。
粱士濟也拱手回禮,算是對這位前兵部侍郎的送行。
莫謙命令大軍後退三里地安營紮寨,之所以他沒有馬上選擇攻城,是因為他現在軍中不光有自己的五千人馬,還有俘虜了朝廷的那四千官軍,這四千人馬他必須得妥善安置,否則就有可能釀成苦果。
莫謙必須花時間把這四千投降的官軍給整合完畢,他才能放心攻城。
所以他決定採取圍而不攻的辦法,先把峽江縣給困住,等待城內糧絕之時再行攻城,那時方可一戰而下。
一到營帳,莫謙馬上派人乘船向南繞到峽江南城外,通知南邊的易九和彭金洪兩人,要求他們固守城外,沒有命令,不許攻城,只需要圍城便可。
傳令兵馬上領命而去,等傳令兵走完,莫謙又把百戶易大勇叫到營帳之中開會。
自起事以來,莫謙的義軍將士,目前採用的還是較為簡單的軍官制度。
五人成小隊,設伍長一名,十人成中隊,設什長一名,倆中隊為一旗,設旗官一名。
十旗為一百戶,設百戶一名,百戶之上設千總,統管五個百戶軍官。
在千總之上,設立的則是參將。
目前莫謙手下義軍最高的軍官只有一人,那就是跟他一起造反的盧照,只有他一個人官拜參將一職,易九,易成桂和彭金洪都還是千總的職位。
這次領兵五千北上,參將盧照在萬安縣獨當一面,易九和彭金洪都在南城外迷惑峽江城的守軍,莫謙手下是一個高階軍官都沒有,最高職位的就是一群百戶。
五千人馬,光百戶就有二十五個,莫謙把自己最看重的易大勇叫到帳中,準備讓他去處理那些軍官。
現在軍隊規模越來越大,隊伍人數要不了多久就得破萬,那些軍官他可以放走,但是這四千俘虜莫謙可沒打算放回南昌。
劉宗祥想盡辦法招募了一群身強力壯的漢子,就這麼把他們放回去,那他這仗不是白打了。
這些人只要改造好了,回頭就又是一支戰力極高的精兵,可以為自己打天下出不少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