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圍點打援(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盧照領兵一千五百沿河而上,在距離泰和縣城與萬安縣城中角塘渡口處。
贛江流經此處寬度一下減少了一半多,盧照把七十條船橫在江中,再用木板鋪在船上固定船身,架設成一條浮橋,直接便把整條贛江給攔住了。
自從吉安府城被反賊攻下的訊息傳開後,贛江上的貨船一時之間空空如也,南贛和贛北的客商們都不敢隨意運貨出動,導致贛江之上行船寥寥。
萬安縣城,知縣蔣文運在收到泰和縣的求救信後不敢耽擱,立刻點了六百精兵,派遣手下得力干將何士階率領,支援泰和縣。
蔣文運進士出身,崇禎八年一月才剛剛上任晚安知縣一職,他一到任,立刻招兵買馬,募集精裝鄉勇八百全力剿匪。
萬安臨近南贛地區,盜賊流寇極為猖獗之地,萬安縣背靠猛獸,常年是盜匪流寇們所劫掠的地方。
蔣文運上任之後只用兩月時間便把萬安縣城附近十八村鎮的盜匪給一掃而空,斬首賊盜二百多人,抓獲七百餘人。
一時之間萬安縣城治安瞬間逆轉,南贛群盜也懾於蔣文運的兵威,紛紛遠遁南贛地區,不敢北上再犯境。
蔣文運在接到泰和縣的求援訊息後,一刻都不敢耽擱,馬上派兵救援。
因為他深知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泰和縣被反賊攻破,那萬安將會成為一座孤城,無兵可救,無險可守。
蔣文運這人,能力一流,也做的一手好學問,他人生如果有唯一汙點的話,那便是在清軍南下時沒有抵抗,而是直接選擇了投降。
不過那事是在未來幾年後才發生的,現在的大明朝還依然對天下有著相對較高的統治力。
蔣文運此時還是忠於王事的一個忠臣。
北邊反賊鬧的轟轟烈烈,南邊南贛的流寇又四處作亂,如今吉安府都已經被反賊攻破了,如果反賊再把泰和縣拿下,那他蔣文運就真的要先崇禎一步去見大明朝的歷代先帝了。
所以為了保命,蔣文運在接到泰和縣求援信的第一時間便立刻派兵。
手下的六百精兵傾巢而出,直接走水路沿著贛江順溜而下。
另外,他本人還在縣城貼出告示,並且找見了萬安的各大鄉紳,要求大家出錢出糧,立刻募集兩千鄉勇,馬上奔赴泰和縣支援。
萬安的鄉紳地主們一聽又要出錢出糧,頓時不幹了。
縣衙內,鄉紳們紛紛提出反對意見。
一名地主率先說道:“蔣大人,倆個月前咱們就已經認繳了剿匪銀糧了,我家可是出了兩百石的糧食,五百兩紋銀啊,怎麼現在才過去不到兩月,又要我們這些鄉紳捐糧捐錢啊?”
其他鄉紳地主一聽,也是紛紛表示不理解,並且開始交頭接耳。
蔣文運一看形勢有些不對,立馬雙手下壓示意說道:“諸位,諸位請安靜,諸位請安靜一下。”
鄉紳們好一會才結束交頭接耳。
“我蔣文運自任這萬安知縣以來,從不敢歇息片刻,每日裡想的便是如何剿滅流寇,如何掃盡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