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圍點打援(一)(第2/3頁)
章節報錯
......
莫謙親自領兵兩千來到泰和城下與盧照會和。
盧照自廬陵率兵一千南下後,便大大咧咧的在泰和縣城外安營駐紮下來。
泰和知縣吳文贏一看袁州的賊寇居然已經殺到泰和城外,不禁被嚇得大驚失色。
他長嘆自己命不好,才剛剛上任泰和知縣不到一年時間,居然就遇到了反賊作亂這種大事。
吳文贏是正經科班出身,他在崇禎元年就高中二榜進士,好不容易給弄了個知縣的實官,於崇禎七年五月上任。
結果沒想到這知縣的椅子還沒坐滿一年,袁州府的反賊就打到自己家門口來了。
聽府城南逃的人說,知縣徐復生都被一刀給斬了,同知推官什麼的更別提了,全部被義軍給咔嚓了,就連皇上派來收銀子的鎮守太監都沒幸存。
吳文贏在聽聞府城陷落後馬上組織了幾百鄉勇上城牆守城。
泰和縣城全縣百姓連包括所屬鄉村的男女老少加起來也不過才四五萬人,而縣城人更少,才區區不到一萬人。
這點人除掉老幼婦孺後,青壯男子連三千都不到。
吳文贏想盡一切辦法,才在城裡集結了八百人馬上了城牆。
不過讓吳文贏想不通的是,義軍人馬都到城外了,卻居然沒有發起攻城。
義軍不進攻,他吳文贏也不可能開啟城門攻出去,只能每日上城牆觀察城外的義軍在城外砍伐樹木,似乎正在製作雲梯等攻城工具。
這種和平的日子在經過半個月之後便不復存在了,因為反王莫問親自率領大軍已經殺到泰和城下了。
吳文贏站在城牆上能夠清楚的看到義軍之中的莫字大旗。
這面旗幟一打,就說明反王莫問人已經到了。
而且觀察義軍的盔甲吳文贏也能肯定,城外肯定是義軍主力。
三千主力齊聚在小小的泰和城下,不得不說給吳文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他馬上召集縣衙的縣丞,主簿,縣尉幾人商議如何拒敵。
“諸位,眼下那反王莫問已經親率大軍兵臨城下,而今諸位可有良策?”
縣丞宋懷節拱手說道:“大人,泰和城小兵少,咱們才把城中的所有青壯全都趕上城牆,那也沒有那反賊人多啊,眼下之計,莫不如派遣一條快船自城南出水門,去萬安蔣文運那求來救兵。
蔣知縣那常年與流寇作戰,城中有精兵六百,若能再募一兩千鄉勇前來,則泰和無憂矣!”
吳文贏一聽這是個主意,泰和去萬安走水路並不需要多少時間,而且從萬安縣城走水路來泰和乃是順流,速度快的話僅需一個時辰便到。
“好,我這就寫信,還請宋大人馬上派一機靈人立刻從南水門出發,如若速度夠快,今天援兵便能到達!”
“是!”
宋懷節接過信件,立刻派自己的心腹之人坐上快船從南城水門駛出,逆流而上,朝著萬安縣劃去。